细听、实办、真评 让开门教育走深走实
“开门教育要注重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细听民声察实情、实办民事解民忧、以真评民效聚民心,让开门教育走深走实。
细听民声察实情,以零距离倾听校准作风建设的方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的呼声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更是作风建设的“指南针”。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避免“体内循环”,关键在于打开“思想之窗”,把群众声音作为查摆问题的“活教材”。党员干部要以“拜人民为师”的姿态,主动走出办公室“舒适区”,将“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落到实处,走进田间地头问农事、深入工厂车间察实情、扎根社区网格访民情,在灶台边拉家常、炕头前听真话,从家长里短中捕捉民生痛点,从意见建议中找准作风痛点、堵点。要善用“互联网+”思维畅通民意渠道,通过政务服务热线、网络留言板、基层议事群等线上平台,构建“线上线下联动、场内场外呼应”的民意征集网络,让群众的“金点子”“心里话”“烦心事”原汁原味直达,确保学习教育始终锚定群众需求,不偏航、不走空。
实办民事解民忧,以钉钉子精神把作风改进落在实处。“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开门听意见是基础,解决问题才是目的。对收集到的民声民意,绝不能搞“纸上登记、墙上挂账”,必须以“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的担当,把群众诉求转化为“责任清单”。要建立“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分类建档、定人定责、限时办结,让每一件诉求都有跟踪、有结果。面对反复出现的作风顽疾和机制性障碍,要发扬“解剖麻雀”的求实精神,深挖“病灶”根源,对“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等形式主义问题坚决纠治,对“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官僚主义作风严肃查处,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清除作风积弊。要注重当下改长久立结合,从解决“一个问题”延伸到完善“一套制度”,从“点上突破”拓展到“面上规范”,用“问题清单”的动态清零,换来群众“幸福清单”的持续扩容,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作风转变的实效。
真评成效聚民心,以群众满意标尺巩固作风建设成果。“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开门教育的成效好不好,作风改进实不实,最终要由群众来评判。各级党组织要主动“晒清单、亮成效、受评议”,将学习教育的进展、问题整改的结果、制度完善的举措全程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杜绝“自说自话、自弹自唱”。要健全“群众评议+第三方评估+效果回访”机制,邀请群众代表、“两代表一委员”等担任“考官”,让群众对“作风是否真转变、问题是否真解决、服务是否真提升”打分画像。对群众评价“不满意”的事项,要建立“回头看”机制,坚决“回炉补课”、限期整改;对群众认可的经验做法,要及时总结提炼、固化为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回潮”“雨过地皮湿”,让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成果真正扎根基层、惠及群众。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