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版

淅川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淅川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全文检索
索引号: XC412927-0202-2013-00008 发布机构: 淅川县人民政府
生效日期: 2013-12-05 是否有效: 失效
文 号: null 所属主题: 已归档

淅川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工作的意见

来源:淅川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3-12-05 浏览次数: 【字体:
淅政〔2007〕50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单位:
     为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就我县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工作的重大意义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将生产、加工、贮运、销售等环节有机结合,实行一体化经营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降低农民在市场经营中的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双向流动,最大限度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有利于改变经济发展二元结构,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农业产业化,对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全县上下一定要同心协力,全力以赴做好此项工作,努力开创现代农业发展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 2007 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充分整合资源、技术、产业、加工等优势,围绕大农业,着力构建先进的种养业、发达的加工业和现代化的服务业; 围绕优势农产品,抓规模,创品牌,拓销路,延长产业链条; 着力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二)目标任务: 2008 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 2.2 亿公斤;油料总产量 8000 万公斤;辣椒、花椒、桑蚕、烟叶、蔬菜等特色产业产值达到 10 亿元;以柑桔、柿子、核桃、板栗等为主的经济林产值 1 亿元;畜牧业产值 600 万元;渔业产量 1.5 万吨,产值 1.3 - 1.4 亿元;农产品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巩固发展市、县级龙头企业,支持壮大一批成长型农业加工企业,争取更多进入省、市级龙头企业行列;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 50% 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 5 亿元以上,新注册农产品商标 2 - 3 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2 个以上,继续争创国家、省级名牌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培育改造新型法人专业市场,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市场交易额达 15 亿元以上;不断提高农户产业化经营增收份额。通过产业化经营,实现优势产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


三、突出重点,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产业化步伐


  (一)调优生产结构,培育优势农产品基地


  在基地建设上,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主攻特色,努力做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 2008 年,全县重点发展优质粮基地 70 万亩,辣椒 15 万亩,油料 50 万亩,花椒 20 万亩,蔬菜 2 万亩,烟叶 1.6 万亩,湖桑 1.6 万亩,粉葛 0.6 万亩以及丹江优质鱼养殖基地和优质畜禽养殖基地。基地实现优良品种普及率 100% 、关键技术推广率 100% 、产品外销率 100% 。


  1 、优质粮生产基地。 要稳定面积,调优内部结构,发展高产优质品种。 2008 年香花、九重、厚坡、盛湾、滔河以优质小麦为主;荆关、寺湾、西簧、毛堂、马蹬以优质红薯为主;上集、老城、大石桥和滔河平原区以优质玉米为主;滔河、仓房、盛湾等乡镇示范建立高产、优质水稻生产基地。


  2 、辣椒生产基地。 按照大小兼顾、干鲜并重原则,进一步确立“香花”辣椒的主导地位。香花、九重、厚坡、马蹬四镇的“香花”辣椒种植面积要达到 12 万亩以上,并培育 5 个面积在 1000 亩以上、单产在 200 公斤以上的干椒种植区, 2 个面积在 1000 亩以上、单产在 2000 公斤以上的鲜椒优势种植区。


  3 、油料生产基地。 以优质高产为重点,稳定种植面积。其中,以“双低”油菜为主的夏油面积达到 15 万亩,以高油花生、芝麻为主的秋油面积分别达到 25 万亩和 10 万亩。香花、九重、厚坡平岗区和滔河、老城、大石桥、盛湾沿河平原区以油菜、花生为主,山区、库区以芝麻为主。


  4 、林果生产基地。 今冬明春新发展柑桔和干杂果 5 万亩,马蹬、滔河、盛湾以花椒为主,上集、西簧、仓房以柑桔为主,山区乡镇要重视核桃、柿子和板栗等干杂果生产。


  5 、水产品生产基地。 围绕提高水产品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银鱼、鲢鱼、鲤鱼和鳙鱼等名特鱼养殖,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管理水平,做足做好丹江水库文章。


  6 、烟叶生产基地。 九重、厚坡、香花、马蹬、金河、老城等乡镇作为烟叶生产优势产区,要提高种植水平,提高订单履约率,培养种烟专业村和种烟大户,扩大种植规模。


  7 、畜牧业生产基地。 突出“三专”,上集、金河城郊区以奶、禽、蛋畜禽养殖为主,库区乡镇以优质肉牛为主,山区乡镇以优质肉羊为主, 2008 年全县畜禽产量和效益力争大幅提升。


  8 、蔬菜生产基地。 优化布局,推进无公害生产,逐步建立万亩水源地有机蔬菜生产基地。 2008 年,上集、金河、毛堂三乡镇蔬菜基地发展面积达到 2 万亩以上,滔河、老城、大石桥、荆关、厚坡等乡镇适度发展,其它各乡镇要建立稳定的蔬菜生产田。在结构布局上,城区以精细菜、棚室菜为主,其它区域以大路菜、露地菜为主。


  9 、桑蚕生产基地。 荆紫关、寺湾、大石桥、滔河、老城、盛湾等乡镇要扩大湖桑种植规模, 2008 年新增 1.6 万亩,力争三年全县达到 10 万亩,打造全省桑蚕第一县。


  10 、粉葛生产基地。 上集、毛堂、盛湾、滔河、九重等乡镇要适度扩大粉葛种植规模。 2008 年全县发展面积 6500 亩以上。


  (二)培优扶强龙头,打造加工平台


  要把培育发展龙头企业放在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工作的核心位置来谋划。遵循“高位起步,扶优扶强,机制创新”的原则,突出“高、新、多”等特色,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高”,即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实现产品深加工和高附加值。对宝春源、丹江湖乳业、春雨葛业等有一定生产规模且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要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能力,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新”,即新工艺、新产品。对初具规模、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如香花辣椒系列制品总厂、震宇辣椒加工厂、寺湾丰达蚕业有限公司、老城肉联厂等企业,要探索通过企业重组、产权制度改革、招商引资等途径,加快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创新,扩张规模,增强实力,引进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龙头。“多”,即多种所有制,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加工企业、中介组织或流通企业,只要能开拓市场,带动农户,增加农民收入,都要鼓励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新兴龙头企业。


  (三)建立市场体系,打造流通平台


  一要配套完善农产品市场。 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逐步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功能完备的市场体系。对香花辣椒城等已成形的市场,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规范市场管理,确保市场交易公开、公平、有序、规范。并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场信息体系、质量检测体系、电子结算体系,提高交易水平。要围绕我县优势农产品发展果品、桑蚕和蔬菜市场,建立油料、水产和畜禽产品市场,积极探索发展现代经纪人代理、农产品拍卖、连锁配送、网上交易、农产品超市等现代流通方式,提高农产品交易量。 二要着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广泛宣传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着力发展农民专业合 作社,抓好“三个 一”,即: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一批;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改革规范一批;对运作比较规范、带动力强的,通过完善运行机制、强化服务功能提升一批,从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进行合理调整、改组和改造,进一步增强行业自律能力,规范行业运行方式,提高行业服务和管理水平。要规范运行机制,突出建章立制,强化民主管理和利益分配,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水平。要加快专业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2008 年全县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30 个以上。


  (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打造品牌优势


  要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定认证体系,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后续管理,加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 2008 年争取柑桔、蔬菜等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新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认证 2 个以上。加大“无公害农产品”、“河南省名牌农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标示的应用、宣传和推介力度,鼓励开展农产品原产地认证、地理标志认证、商标注册,打响“渠首”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健全和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切实发挥“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测功能,逐步建立定期检测、定时发布制度。 2008 年对蔬菜、种子、肥料、土壤、植保等方面进行检测。继续完善市场准入、例行监测、投入品综合整治三项制度,实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相结合,实现场地挂钩和场厂挂钩,把“放心粮、放心菜、放心肉”工程引向深入。


四、采取得力措施,确保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工作顺利进行


  1  、加强组织领导。 各乡镇要切实加强对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工作的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具体有效的工作计划和政策措施,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工作已列入年度目标单项考评内容,各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积极参与,推进全县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工作健康发展。


  2 、加大投入力度。 县里把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工作列入年度预算给予一定扶持。金融部门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农发行、农信社要对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积极提供贷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益好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乡镇给予重点倾斜。税务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有关税收的各项政策。物价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农资价格监管力度,降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本。


  3 、建立激励机制。 对被列入国家、省、市级的龙头企业,县里给以一定奖励;对独立创建省级、国家级名牌产品的龙头企业和单位,分别给予 5 万元和 10 万元的奖励。龙头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激励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投身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线,创办和领办龙头组织,或者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与龙头企业和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互惠合作。


                                              二○○七年十一月一日

 

主题词:农业      产业化      意见


抄   送:县委、县人大、县政协

淅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7 年11 月1 日 印发

(共印 120 份)

【打印正文】
分享到: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