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自然资源局积极全方位做好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工作
今年以来,按照实现关于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利剑”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淅川县自然资源局积极行动,从打造“绿色矿山”入手,强化污染防止措施落实,维护县域生态环境。一是规范绿色矿山建设。定期召开矿山企业会议,要求必须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要求规范开采和生态修复工作;经常对全县范围内的露天开采矿山进行监督检查,监督其在开采、筛选、堆放及运输等过程中,必须严格落实各项扬尘污染措施,对未落实或未有效落实扬尘防治措施的一律停工整顿;及时了解掌握绿色矿山创建企业所思所想、所困所惑,精准采取措施、出台政策、完善制度,及时给予政策支持,确保“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开展。二是强化生态修复落实。按照“保护优先、节约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有序推进开展历史遗留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截至目前,以自然恢复、工程治理、辅助再生、转型利用等方式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恢复7545亩,其中工程治理方式完成810亩、辅助再生方式完成195亩、转型利用735亩、自然恢复5805亩。配合申请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南阳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该项目已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正在开展勘察设计。三是压实责任强化监督。强化对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责任落实,督促企业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行业标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等要求,及时抓好矿区生态修复;严查越界开采、以采代探、破坏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确保问题隐患得到彻底整治;配合加强自然保护区管护,建立自然资源和生态环保、住建、水利等部门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加强日常监管,定期开展动态追查,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早处置。下步工作,我局将持续加强矿产生态修复措施落实,严格控新治旧,遏制新增,促进全县矿山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