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自然资源局“四项举措”加强临时用地管理工作
今年以来,淅川县自然资源局采取四项举措严格规范临时用地管理工作,依法规范用地行为,切实保障土地高效利用。
一是严控选址。增强服务意识,切实把好临时用地选址关,在临时用地选址和材料准备阶段提前介入,配合项目单位开展现场踏勘,对临时用地的位置、面积、期限和破坏程度等进行勘测定界,并就选址方案中的规模、地类、用途等提出优化建议,坚持“用多少、批多少”,尽可能选择未利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对于确需占用耕地的项目,根据对土地的破坏程度,与地类等级对应进行布局,保证选址科学、布局合理。
二是规范审批。积极服务项目单位完善申报材料,每一项审批环节都明确责任人、受理时间、报件方式、审查标准、审查依据和办理时限;并通过勘测定界和现场踏勘等方式,审查用地现状、用地面积、是否符合规划、是否存在未批先用等违法用地行为;对于完全符合条件的用地,依法定程序办理临时用地审批手续,确保整个临时用地审批流程规范、标准、高效,今年以来已办理临时用地29.62亩。
三是加强监管。建立临时用地监管台账,将临时用地项目的批文名称、用地单位、用地面积、批准用途、使用期限和坐标等信息登记备案并进行公示,做到信息详尽、准确,实现临时用地审批的清单化、可视化管理。保持批后监管的高压态势,坚持定期巡查,做好巡查情况及照片记录,严防批少用多、改变用途等情况发生,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及要求,并通知用地单位限期整改,严控“临时变永久”。
四是积极复垦。坚持“谁使用、谁复垦”的原则,依托河南省临时用地管理信息系统,在临时用地期满前30日内下达使用到期通知,督促用地单位或个人按照复垦协议严格履行土地复垦义务,恢复土地原貌并达到可供利用的状态。严格落实临时用地复垦验收标准,主要核查复垦前后的土地面积、土地利用类型是否相符,复垦后的土地肥力是否满足作物生长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限期整改,确保保质保量完成复垦,交付耕种。今年已有6宗、436.78亩临时用地项目完成复垦。
下步,淅川县自然资源局将进一步对临时用地审批、批后监管、复垦验收进行全链条规范和优化,坚决制止各类违法违规使用临时用地的行为,严防“临时变永久”。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