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自然资源局严格落实两个平衡 保障用地要素需求
今年来,淅川县自然资源局深挖土地后备资源,进一步规范落实“两个平衡”,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要素保障。
一是梳理资源,提前谋划。为保障“占补平衡”落实,该局积极开展耕地后备资源潜力调查,以“三调”成果为基础,依据国家核定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耕地的要求,通过图斑筛选、外业踏查、勘测定界等方式,对县域耕地后备资源潜力进行了全面分析、梳理、摸排调查,全面摸清了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的类型、面积和分布情况,确保纳入实施的耕地后备资源合法有效,项目实施“不踩红线”,为系统谋划耕地占补平衡提供了基础支撑。
二是强化责任,组织实施。今年以来,淅川县实施了2022年第一批补充耕地储备项目,涉及6个乡镇32个行政村,规划建设规模共6262.07亩。为保障该项目切实可行,该局在明确任务、夯实责任、安排进度基础上,对土地平整工程、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和其他工程等施工工程进行了细化量化;并就项目实施流程、质量标准要求、试试效果评估、后期管护利用等内容组织专班学习研讨。该项目于2023年4月15日签订《施工合同》后,目前6个乡镇项目区都在有序推进中。
三是严抓落实,突出成效。严格落实“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占优补优”的耕地保护政策,坚决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推进耕地占补动态平衡,确保实有耕地数量稳定、质量提升。全面加强耕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一般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确需合法转为设施农用地的,按照“项目挂钩、进大于出、先进后出、年度平衡”的原则,落实“两个平衡”指标。今年以来,淅川县2023第一批“进出平衡”补足耕地入库生成指标510亩,整改入库“占补平衡”指标2600亩;保障了15个批次17个项目、1583.082亩占补平衡落实和一批农业设施用地需求。
下步,淅川县自然资源局将继续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保障工作,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把耕地保护责任落到实处。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