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自然资源局多举措扎实推进测量标志普查保护工作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测量标志分类保护措施要求,加强测量标志日常管理,确保测量标志的使用效能,去年以来,淅川县自然资源局按照“全面普查,重点保护”的原则,通过全面排查、及时整改、健全机制等举措,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测量标志普查保护工作。
一、精心组织,全面普查。鉴于测量标志位置、级别、埋没时间均不相同,时间差异比较大,在技术单位提供普查数据后,我局积极配合对县域内108个测量标志点开展排查并落实修复、保护措施。针对保存完好的测量标志,由技术单位通知各乡所派人确定具体位置,并及时将测量标志名称、等级、采用基准、覆盖范围、建设时间、点之记索引、维护照片、托管协议等测量标志矢量点数据信息录入国家测量标志数据库;目前,前期数据已录入管理平台,等待后期验收。同时对县3个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开展现状普查工作,每月定期对基准站开展巡查1到2次,确保信号、机房、网络正常运行。
二、健全机制,压实责任。与各乡所签订《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明确保护范围、职责分工、组织实施和任务要求,建立测量标志保护管理档案,建立分级负责、分类保护的测量标志保护机制,将管护巡查责任延伸到基层,按测量标志等别和重要性将其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开展县、乡、管护人三级联合巡查工作;采用“查、看、拍、录”相结合的方法,详细记录每个测量标志的点名、点号、种类、位置示意图以及保护人员等信息;鉴于全县测量标志保护工作基础薄弱、缺少专业性技术人员的原因,我县与专业资质技术单位签订了委托巡查协议,通过分类管理,以每月和每季度为周期,开展拉网式巡查等工作,确保管护措施到位。
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巡查过程中,对标志点、标石、保护盘、保护井、标志盖等设施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将需要维修的部分进行登记并补埋,补设或加固指示、加盖保护盘、砌筑标石保护井等针对性的测量标志保护措施。同时,安排专人对周边砂石、树叶、泥土、垃圾等覆盖物及时进行清理,保证测量标志醒目,周围环境整洁。强化巡护信息及时更新,不断提高监管时效性和精准性,坚持每月上报,实现测量标志点日常管护“无缝隙、全覆盖”,测量标志点如有被移动或者损毁的情况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查处损毁测量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目前县域内测量标志总体情况良好。
下步,淅川县自然资源局将持续落实测量标志属地化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标志使用效能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全力维护国家测绘基准安全,为淅川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测绘保障服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