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凤桐一行调研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2月5日,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赵凤桐、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蒋旭光一行,到南阳市淅川县调研丹江口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当前全县库区周边共有有地质灾害点138处,其中大型16处、中型53处、小型69处,不稳定库岸127段、653.25km,威胁着库区群众生产生活安全。近年来,在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指导下,县乡两级政府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立完善了群测群防体系,认真落实“三查”“应急值班”“监测预警”“灾情险情速报”和“应急处置”等各项防治制度,积极申请和筹措资金,对地灾点进行应急治理和搬迁避让,尽可能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截至目前,未发生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今年10月份以来,由于连续降雨,库区库岸附近(淅川县)共有7处地质灾害发生,其中较大的有3处,一是淅川县老城镇穆山村移民安置点山体滑坡;二是淅川县仓房镇磨沟村毕家营组山体滑坡;三是淅川县大石桥乡西岭村山体滑坡。这些新增地质灾害均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也造成140余万元直接经济损失,引起了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领导的高度关注。
在调研中,赵凤桐一行先后来到仓房镇磨沟村毕家营组山体滑坡现场、大石桥乡西岭村山体滑坡现场、老城镇穆山村移民安置点山体滑坡现场,实地查看了解山体滑坡发生的原因、造成的损失,详细询问当地政府对受灾群众的安置情况,以及对地质灾害点的治理方案。
在认真听取有关情况介绍后,赵凤桐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时刻将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库区移民为南水北调作出了牺牲,要让他们在新的家园生活得更幸福、更舒心。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要做好安置工作,尽快对灾害点进行治理,消除地灾隐患,让库区移民有一个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吴浩、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杨士海、省南水北调办副主任贺国营、省移民办主任吕国范、南阳市副市长郑茂杰、南阳市国土资源局局长许建超、淅川县人民政府县长杨红忠、淅川县国土资源局局长聂俊毅等参加调研。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