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淅川县自然资源局>自然资源工作>详细内容

淅川县地质环境情况

来源:县国土资源局 发布时间:2020-03-20 17:07:30 浏览次数: 【字体:

(一)自然地理

1、自然地理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结合部,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丹江口水库水利枢纽工程主要淹没县和移民安置县。东北两面与河南省的邓州、内乡、西峡相接,西与陕西省的商南县相连,南与湖北省的郧县、光化、均县毗邻。总面积2798.4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8′~111 °53′,北纬32 °35′~33 °23′。淅川县下辖114乡、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7万人。

2、气象

淅川县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年内降水量多集中在六、七、八、九四个月,且多表现为暴雨

3、水文

淅川县河流均属长江流域汉水水系,境内河流发育,河网密布,大小河流共计150余条。主要河流有丹江、鹳河、淇河、滔河、刁河。丹江为汉水一级支流,鹳河、淇河、滔河、刁河为汉水二级支流县境内最大的地表水体为丹江水库,总库容290.5亿立方米。

(二)地质环境背景

1、地形地貌

淅川县地处秦岭支脉伏牛山南麓山区,境内四面环山,西北高,东南低,略向东南开口。总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低山区,中部为丘陵区,东南部为岗地及冲积平原区。

2、地层岩性

淅川县属扬子地层区南秦岭分区淅川小区。地层出露较齐全,地层自老到新为古元古界、中元古界、新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组成。

3、地质构造与地震

淅川县断裂构造比较发育,主要分布在县内西北部及中部,基本贯穿境内东西向,县内西南部则地质构造不发育。

新构造运动在县内主要表现为地壳垂直运动为主的差异性升降,县内西北部山区持续抬升,东南部相对稳定。

地震活动也较频繁,多发于淅川黄风垭断裂带及荆紫关寺湾老城香花断裂带附近

4、工程地质岩组

根据出露岩(土)层性质和结构特征划分为两类个岩组:1坚硬中粒、中粗粒及似斑状结构侵入岩岩组;(2)片状、块状坚硬大理岩、斜长片麻岩、片岩变质岩组;(3中厚层坚硬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碳酸盐岩岩组;(4中细粒层状较坚硬砂砾岩、砂岩、泥岩碎屑岩组;(5)粉质粘土、粉土、砂、砂砾石多层土体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