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信访实干家程良兴
西簧乡干部程良兴,自1995年干信访办主任的十八年来,他怀着一腔当“清官”的梦想,牢记工作职责,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在信访稳定工作中创造人生价值,先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一千余件,集体上访近百批。被县、乡领导和老百姓誉为实干家、“保护神”。该乡信访稳定工作连续十八年被市、县评为先进乡镇,他本人也连续被市、县评为先进工作者,模范共产党员。
“我爱信访办主任这个岗位,因为这个岗位能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所以主动请缨干信访办主任。
1995年,程良兴参加工作后,主动请缨干谁都不愿干的信访办主任。有不明底细人说:他不干不行,是领导压住他干的,其实,当时有计生、土地几个职位让他选。大女儿听说后劝父亲说:信访办是苦差事、杂菜缸,“老憋一”活儿,无权无钱还两头受气,别人都不愿干,你却找着钻“刺架窝”。良兴说:信访办虽然辛苦、清贫,但我乐意,这个位置能创造我的人生价值,实现我的人生梦想。女儿笑笑:她知道父亲自小就崇拜包公,想圆自己的清官梦想。
谁知,这一干就是18年,中途乡主要领导想让他到其它“肥差”的站所歇歇“补补”,良兴婉言谢绝说:我适应了,到一个新行当还得一段不适应,如果领导信任我,我愿在这个岗位上干一辈子。
在快乐兴趣中查处案件,每圆满查结一案他就兴奋,这是给自己留下一座无字碑呀,成就感刺激他更加努力工作。
人若对他所干的事情感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全力以赴去干好这件事,有人说信访工作越干越累,良兴是越干越有劲、越快乐。有一年夏天,良兴承诺去前湾村马亚组解决上访老户李某的问题,不料夜里突降大雨,淇河涨大水,造成过河困难。为了不失信群众,他把汽车内胎充足气,人趴在轮胎上,冒着随时被巨浪卷走的危险,由村民朱建林护送过河前去处理问题。上访户见良兴如此诚心,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叫着恩人,说党委政府守信,说话算数,并愉快地配合,顺利达成了处理意见。事后好心人劝说:为工作的事儿,何必玩命干,一旦你被浪卷走了值啥?良兴笑道:自己生命事小,党委政府声誉事大,如果我是这样死了,也死得值。
许多信访案件直接与经济建设联系着,信访问题解决了,不但促进了当地的和谐稳定,还直接促进了经济建设。对此类问题,他更用心卖力办好。梅池口电站建水库使村民孔某出行不便,为此孔某多次上访,良兴奔走于电站和孔家二十多次,经过18次协商,最终电站重新给孔建了住房。孔某感激地说:没有良兴,就没有我们这个家。黑马庄淀粉厂占用村民王某土地,因赔偿问题引起多次上访,占地方想少拿钱,被占地方想多要钱,良兴两头游说,又讲政策,又说感情,经过22次说合,终于达成了赔偿1500元钱的协议。王某感谢之余,在电视台点播电视剧表示感谢。数年来,信访群众为良兴送感谢信、锦匾锦旗、点歌致谢的就达三十余人,上访群众多为弱势群体、生产生活困难,想发家致富无钱,良兴就借助信访办这个平台和个人声誉,为上访群众担保贷款。十几年来,良兴先后为20多户信访群众担保贷款近10万多元,这些得到求助的群众,有一半人搞项目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路。乡党委书记向晓丽说:这些年西簧经济和各项事业快速顺利发展,应给良兴记头功。分管群众信访工作的副乡长余秀杰说:良兴的职务虽低,但在群众和领导心目中的威信高,他在西簧乡老百姓心中已竖起一座闪光的无字碑。
牢记职责,知难而进,号称天下第一难的信访工作难就难在办结案件上,良兴却能化难为易,“包打天下”。
信访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综合协调,督查督办,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对案件查处,信访部门不可能事事插手,“包打天下”,大多扮演的是“二传手”角色。如想钻空档,打擦边球,愉懒使巧,机会是很多的。但良兴硬是事事上前,“包打天下”,他也确实打出西簧乡办结案件工作上的一片碧水蓝天。
2005年10月,村民老史的儿子在沈阳打工出车祸身亡,因找不到车主,在多次上访无果的情况下,把责任找到与儿子在一起打工的侄儿史某身上,他们把已安葬半年的棺材从山上拉回来架在史某门口,良兴与其反复做思想工作,老史一家不但不理解,反而恶语咒骂。后来老史一家索性外出不归,把棺材一直架在史某家门口,堵住史某一家人不能出入,以此给县乡党委政府出难题,为了不使矛盾激化,不让尸臭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良兴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把自己的四个外甥找来,用三轮车把棺材又拉上山挖穴入土,终于平息一场可能恶性越级上访事件。2006年农历正月十八日,天下大雪,柳树村梅子沟组吴某与余某两家为医疗费赔偿发生纠纷,余家扬言要抬尸赴市县集体上访,得知情况后,良兴迅速赶至现场,经过一天的思想工作,双方协商由吴家付1900元医药费,而吴只出1850元,为50元达不成协议,为了趁热打铁解决问题,使死者尽快入土,良兴掏出50元当场交给余家,促使双方达成协议,当场把死者拉回入土,又平息了一起可能越级集体上访的恶性事件,类似这样的问题,每年下来他都要查处稳定几十件。
由于良兴同志工作上干在实处,实绩突出,把大量的矛盾化解在当地,致使西簧在京、省、市、县的信访量极少。许多案件与本乡责任不大,只要上级通知,良兴也是全力以赴配合。由此使全乡自然形成了以良兴为主体的查处信访案件中心,由此又带来了全乡上下和谐稳定,各项工作走在前列。
党委政府对良兴高看厚爱。良兴说:士为知已者死。
良兴愿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在西簧人所共知。所以西簧没有突发事、麻烦事、难缠事,书记乡长习惯用语就是:良兴上,他办事我们放心。而上级每次报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自然又是:报良兴,报别人大家不服。有一年提拔乡科级领导。因年龄过杠和良兴坚决“要让年轻人上”,使当时的乡主要领导十分感动。良兴说:这就够了,我还要啥呢.
良兴妻子长年患病,良兴同志默默无闻照顾妻子和家庭30多年。为省一点钱,他学习打针、输液,先在自己身上练习,学会了后,他成了妻子的护士和保姆,洗衣做饭等家务活全部一肩挑起。每年年底乡党政领导都带着礼品现金到家慰问;良兴二女儿在乡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特殊安排在乡政府食堂上班,大女儿2007年8月患病返家后,党政领导亲自问侯,帮助解决部分医疗费。还给良兴妻子办理了生活低保指标。向书记讲:良兴付出很大,人家不求回报,但党委政府要考虑,乡财政再紧不能紧信访,必要时你可当家,先花后报,我是你的后勤部长。
对于党委、政府领导这样实实在在关怀厚爱,良兴说:古人尚知士为知已者死,何况我是个共产党员、国家干部。虽然我现在已临近退休,但只要党人人民需要,我愿在这个岗位上献出自己最后的光和热。
“我爱信访办主任这个岗位,因为这个岗位能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所以主动请缨干信访办主任。
1995年,程良兴参加工作后,主动请缨干谁都不愿干的信访办主任。有不明底细人说:他不干不行,是领导压住他干的,其实,当时有计生、土地几个职位让他选。大女儿听说后劝父亲说:信访办是苦差事、杂菜缸,“老憋一”活儿,无权无钱还两头受气,别人都不愿干,你却找着钻“刺架窝”。良兴说:信访办虽然辛苦、清贫,但我乐意,这个位置能创造我的人生价值,实现我的人生梦想。女儿笑笑:她知道父亲自小就崇拜包公,想圆自己的清官梦想。
谁知,这一干就是18年,中途乡主要领导想让他到其它“肥差”的站所歇歇“补补”,良兴婉言谢绝说:我适应了,到一个新行当还得一段不适应,如果领导信任我,我愿在这个岗位上干一辈子。
在快乐兴趣中查处案件,每圆满查结一案他就兴奋,这是给自己留下一座无字碑呀,成就感刺激他更加努力工作。
人若对他所干的事情感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全力以赴去干好这件事,有人说信访工作越干越累,良兴是越干越有劲、越快乐。有一年夏天,良兴承诺去前湾村马亚组解决上访老户李某的问题,不料夜里突降大雨,淇河涨大水,造成过河困难。为了不失信群众,他把汽车内胎充足气,人趴在轮胎上,冒着随时被巨浪卷走的危险,由村民朱建林护送过河前去处理问题。上访户见良兴如此诚心,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叫着恩人,说党委政府守信,说话算数,并愉快地配合,顺利达成了处理意见。事后好心人劝说:为工作的事儿,何必玩命干,一旦你被浪卷走了值啥?良兴笑道:自己生命事小,党委政府声誉事大,如果我是这样死了,也死得值。
许多信访案件直接与经济建设联系着,信访问题解决了,不但促进了当地的和谐稳定,还直接促进了经济建设。对此类问题,他更用心卖力办好。梅池口电站建水库使村民孔某出行不便,为此孔某多次上访,良兴奔走于电站和孔家二十多次,经过18次协商,最终电站重新给孔建了住房。孔某感激地说:没有良兴,就没有我们这个家。黑马庄淀粉厂占用村民王某土地,因赔偿问题引起多次上访,占地方想少拿钱,被占地方想多要钱,良兴两头游说,又讲政策,又说感情,经过22次说合,终于达成了赔偿1500元钱的协议。王某感谢之余,在电视台点播电视剧表示感谢。数年来,信访群众为良兴送感谢信、锦匾锦旗、点歌致谢的就达三十余人,上访群众多为弱势群体、生产生活困难,想发家致富无钱,良兴就借助信访办这个平台和个人声誉,为上访群众担保贷款。十几年来,良兴先后为20多户信访群众担保贷款近10万多元,这些得到求助的群众,有一半人搞项目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路。乡党委书记向晓丽说:这些年西簧经济和各项事业快速顺利发展,应给良兴记头功。分管群众信访工作的副乡长余秀杰说:良兴的职务虽低,但在群众和领导心目中的威信高,他在西簧乡老百姓心中已竖起一座闪光的无字碑。
牢记职责,知难而进,号称天下第一难的信访工作难就难在办结案件上,良兴却能化难为易,“包打天下”。
信访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综合协调,督查督办,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对案件查处,信访部门不可能事事插手,“包打天下”,大多扮演的是“二传手”角色。如想钻空档,打擦边球,愉懒使巧,机会是很多的。但良兴硬是事事上前,“包打天下”,他也确实打出西簧乡办结案件工作上的一片碧水蓝天。
2005年10月,村民老史的儿子在沈阳打工出车祸身亡,因找不到车主,在多次上访无果的情况下,把责任找到与儿子在一起打工的侄儿史某身上,他们把已安葬半年的棺材从山上拉回来架在史某门口,良兴与其反复做思想工作,老史一家不但不理解,反而恶语咒骂。后来老史一家索性外出不归,把棺材一直架在史某家门口,堵住史某一家人不能出入,以此给县乡党委政府出难题,为了不使矛盾激化,不让尸臭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良兴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把自己的四个外甥找来,用三轮车把棺材又拉上山挖穴入土,终于平息一场可能恶性越级上访事件。2006年农历正月十八日,天下大雪,柳树村梅子沟组吴某与余某两家为医疗费赔偿发生纠纷,余家扬言要抬尸赴市县集体上访,得知情况后,良兴迅速赶至现场,经过一天的思想工作,双方协商由吴家付1900元医药费,而吴只出1850元,为50元达不成协议,为了趁热打铁解决问题,使死者尽快入土,良兴掏出50元当场交给余家,促使双方达成协议,当场把死者拉回入土,又平息了一起可能越级集体上访的恶性事件,类似这样的问题,每年下来他都要查处稳定几十件。
由于良兴同志工作上干在实处,实绩突出,把大量的矛盾化解在当地,致使西簧在京、省、市、县的信访量极少。许多案件与本乡责任不大,只要上级通知,良兴也是全力以赴配合。由此使全乡自然形成了以良兴为主体的查处信访案件中心,由此又带来了全乡上下和谐稳定,各项工作走在前列。
党委政府对良兴高看厚爱。良兴说:士为知已者死。
良兴愿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在西簧人所共知。所以西簧没有突发事、麻烦事、难缠事,书记乡长习惯用语就是:良兴上,他办事我们放心。而上级每次报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自然又是:报良兴,报别人大家不服。有一年提拔乡科级领导。因年龄过杠和良兴坚决“要让年轻人上”,使当时的乡主要领导十分感动。良兴说:这就够了,我还要啥呢.
良兴妻子长年患病,良兴同志默默无闻照顾妻子和家庭30多年。为省一点钱,他学习打针、输液,先在自己身上练习,学会了后,他成了妻子的护士和保姆,洗衣做饭等家务活全部一肩挑起。每年年底乡党政领导都带着礼品现金到家慰问;良兴二女儿在乡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特殊安排在乡政府食堂上班,大女儿2007年8月患病返家后,党政领导亲自问侯,帮助解决部分医疗费。还给良兴妻子办理了生活低保指标。向书记讲:良兴付出很大,人家不求回报,但党委政府要考虑,乡财政再紧不能紧信访,必要时你可当家,先花后报,我是你的后勤部长。
对于党委、政府领导这样实实在在关怀厚爱,良兴说:古人尚知士为知已者死,何况我是个共产党员、国家干部。虽然我现在已临近退休,但只要党人人民需要,我愿在这个岗位上献出自己最后的光和热。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