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淅川县文广旅局党组关于县委第二巡察组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淅文广旅组〔2022〕12号
中共淅川县文广旅局党组
关于县委第二巡察组巡察反馈意见
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
按照县委统一部署,县委第二巡察组于2021年11月9日至2022年1月4日,对我局进行了集中巡察,并于2022年2月14日,召开了巡察文广旅局情况反馈会。在对我局工作给予肯定的同时,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指出了3大方面25个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3条整改工作意见建议。局党组严格按照县委巡察组要求,细化整改目标,迅速落实整改。现将有关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细化责任目标,明确整改措施
巡察反馈问题交办后,局党组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就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制定印发了《关于落实县委第二巡察组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明确了总体要求、整改目标、方法步骤及整改措施,并将巡视反馈的三个方面25个问题进行细化分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职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和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对相关问题进行交办,具体明确整改时限,严格按照整改方案要求,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建立对账销号制度,问题解决一个、销号一个,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在抓好问题整改的同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制定科学、管用、长效的工作机制,坚持持之以恒抓下去,有效巩固整改成果。
二、聚焦问题导向,强化整改落实
(一)聚焦基层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方面
1.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到位
①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不深入。文广旅局党组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推进文化铸魂、实施文化赋能,推进旅游为民、实施旅游带动,推动文旅融合、实施创新发展”等精神学习研讨不够,未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没有对全县文旅广电工作进行统筹谋划,我县文化资源丰富、景点密集的优势没有有效发挥。
整改情况:局党组从严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新知识、新要求,紧密结合“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紧紧围绕县委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实施“双九”战略,结合文化部门具体实际,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并积极配合县政府主要领导调研文化工作、市政协调研非遗保护利用工作,谋划实施“文化淅川”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文创产业,突出做好“文化+美食”文章,荆紫关“八大件”舞台节目及“响盘”在荆紫关镇旅游景区交流展演,有效推动了文旅创新融合发展。该问题已整改到位。
②机构改革不彻底。文广旅局党组对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认识不够,文化系统机构改革各项任务未落到实处,2019年1月文化、广电、旅游合并,挂牌成立县文广旅局,但至今三块未融合,人财物独立、各自为政,受到省市点名批评;工作中三个单位推诿扯皮,甚至出现空档,文旅深度融合不够。
整改情况:2022年以来,县政府分管领导先后多次组织召开文广旅局、旅游服务中心领导班子会议、中层以上人员会议,研究谋划文旅融合发展工作。目前,根据县委安排部署,县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及融媒体中心主任已明确由苏方同志担任,曾先后组织召开文广旅局、融媒体中心领导班子会议、中层以上人员会议,共同研究谋划重大项目、“三面红旗”创建等项中心工作,进一步解决了三个单位融合发展不够的实际问题。该问题基本整改到位。
③巡察整改主体责任履行不力。近年来,市县对文广旅局开展3次巡察、反馈近40个问题,至本轮巡察时,增设股室、超职数配备中层、工作纪律松弛等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存在虚假整改。原反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机制不畅”问题,整改时明确由县文化馆承担非遗工作,但实际上,文广旅局仍将非遗专项经费拨给曲剧团使用。
整改情况:①对违规增设的财务股、人事股、乡村振兴办,已按“三定方案”职能划分及业务职能归属进行撤并。巡察问题交办以来,我局已消化处理中层干部2名(退休),其他超职数配备的1名中层干部予以逐步消化处理。我局已明确分管副职领导牵头负责,对违规违纪人员作出相应处理。对该问题即将整改落实。②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机制不畅问题,局党组已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由1名副职领导分管,局文化遗产管理股牵头,县文化馆具体做好项目普查、筛选及申报工作,县曲剧团组织做好《丹江号子》、蛤蟆嗡、锣鼓曲等项目的传承展演工作,按照工作运行机制和实际承担工作任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非遗专项经费拨付意见,科学合理落实经费拨付,有效促进传承保护工作繁荣发展。该问题已整改到位。
2.履职尽责不到位
④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高。我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因场馆面积不够、专业技术人员少,无法评级或降级,直接影响全县“双创”效果。全县15个乡镇文化中心建设均不达标。香严寺和荆紫关古建筑群2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文保工作仅停留在看家护院层面上。文艺作品缺乏创新,蛤蟆嗡、鲤鱼闹莲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无人。库区巡护工作有专项经费保障、有人员,日常巡查保护基本未开展。
整改情况:①北区新博物馆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新图书馆建筑面积6016平方米,2022年8月份主体建筑基本完工。原图书馆交付文化馆使用。已向县人社局申请招录专业技术人员,逐步解决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乡镇文化中心建设已纳入2022年目标任务,年底完成达标乡镇5个。“十四五”期间,完成其他10个乡镇文化中心达标建设。该问题基本整改到位。②荆紫关文管所和香严寺文管所在确保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监管的基础上,积极挖掘香严寺“三绝一宝”、荆紫关古建筑艺术、商贸文化等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录制宣传小视频并在微信公众号、云上淅川等媒体进行宣传,进一步扩大我县文物对外影响力。该问题已整改到位。③2022年以来,先后完成水质保护现代戏《丹水清清》初稿创作及《丹江夜雨》《丹江号子》改造提升工作,完成音乐快板《三面红旗迎风展》、越调小戏《喜临门》、舞蹈《走进渠首村》、舞台艺术节目《荆关八大件》创作排练工作。通过节目排练及展演等多种形式,先后挖掘和培养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35人。该问题已整改到位。④严格落实库区文物巡查检查制度,利用巡护稽查船、巡护航拍无人机,坚持对库区田野文物进行常态化巡查保护,并对重点部位每周巡护巡查一次以上。今年以来,库区文物安全状况良好,无文物盗掘违法事件发生。该问题已整改到位。
⑤履行文化市场执法监督主体责任不到位。执法人员不足,核定财政全供编制30名,上编19人,实际从事执法工作仅8人。监督能力不高,前期以罚代管,后期不罚不管,2020年未办案,2021年仅办2案;多年来,网吧接纳未成年人问题突出,社会反映强烈。监管有盲点,全县现有景区、饭店、农家乐等400余家,旅游服务中心仅对其中的20余家进行管理,覆盖率较低。
整改情况:①2022年3月,我局已向县人社局呈报了年度公开招录计划,其中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公开招录3名待实施。执法队借调到局其他股室人员,逐步消化解决。原旅游服务中心执法改革入编的2名人员,经县政府分管领导同意,已办理正式借调手续。该问题已整改到位。②根据《南阳市文旅重大项目、重点工作跟踪问效实施办法》,明确执法人员年人均办案不低于3件。2022年,办理执法案件10件,其中5件已办结,5件正在办理中。以县城人民路为界,将文化市场划分为两个区域,执法人员实行分片包干,每周对县城区文化市场日常检查全覆盖,每月对乡镇文化市场日常检查全覆盖,有效遏制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现象发生。2022年3月以来,公共娱乐场所因疫情被关停,执法大队常态化督促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有效确保疫情防控行业监管措施落实到位。该问题已整改到位。③2022年4月以来,旅游服务中心对全县行业监管主体进行全面普查统计,目前共有5家A级景区、8家星级酒店、142家授星农家乐宾馆正在经营,均已全部纳入管理范围。该问题已整改到位。
⑥主动作为不够。我县文旅发展面临的现状是旅游资源多、亮点品牌少,规划设计多、落实见效少,项目建设多、经济效益少,文广旅局党组存在等靠思想,观念陈旧,克难攻坚能力不足,难以把控总体局面,产业发展缓慢。荆紫关镇辖区内有30多处文物保护单位、近40处旅游景点,近年来投入近亿元多次进行规划设计、维修,但效果不明显,游客反映“不去遗憾、去了失望”。仓房镇香严寺--坐禅谷景区一体化建设严重滞后,文化旅游部门、宗教部门、河南万政公司、北京德丰公司、国有林场、仓房镇及磨沟村多方管理,长期掣肘,严重制约发展。
整改情况:①积极谋划荆紫关山陕会馆、清真寺维修、荆紫关古建油饰保护、荆紫关古街保护利用设施建设、移民民居复建建筑群消防、新博物馆防雷安防等文物维修保护项目16个,预计投入资金1.1亿元。目前,香严寺油饰彩绘项目已竣工,香严寺白蚁防治项目已完成招投标,荆紫关山陕会馆、中街民居二期、清真寺维修方案编制已完成80%,香严寺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方案编制已完成60%。该问题已整改到位。②旅游服务中心已报请县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完成对坐禅谷景区产权评估工作,评估报告待评审。该问题基本整改到位。
3.项目管理有缺失
⑦部分项目决策不科学,失误较多。文化展示用房建设项目使用省级资金近500万元,建在原博物馆前广场处,建设后完全遮挡了博物馆;建设中消防设施未实施,至今无法验收、决算;现暂做为办公用房使用。地面文物搬迁复建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使用省财政资金1400万元,2018年建成后即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建在丹江大观苑景区内,日常管护和利用问题亟待解决;马蹬镇青龙村游客服务中心配套的部分游步道、亭子等建在170水位线以下,曾被水淹。
整改情况:①我局积极与县委党校沟通对接,督促新博物馆项目建设进度,现三层即将封顶,主体工程2022年8月底基本完工,新馆陈展大纲正在编制。目前,局分管文物展示用房建设项目的副职领导已与设计、监理及财政部门对接沟通,积极敦促施工企业尽快落实文物展示用房消防设施配套。该问题即将整改到位。②地面文物搬迁复建设施已明确由分管文物副职领导牵头,香严寺文管所代管,切实做好各项日常管理保护工作。该问题已整改到位。③旅游服务中心组织对马蹬镇青龙村游客服务中心170水位线以下的游步道、亭子相关配套设施进行优化设计,目前,游步道已采用鹅卵石铺设,亭子已迁移到游客服务中心广场处。该问题已整改到位。
⑧部分项目建设监管不严。文广旅局党组对项目存在错误认识,对建设过程缺少管理,资金支付不规范。旅游服务中心支付旅游通道沿线外立面改造款2400多万元、金竹河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款300多万元,认为项目与其无关,使用行政事业单位往来结算票据入账,没有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管。
整改情况:健全完善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定期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合同签订进行内部抽查审计,现场查阅有关资料、凭证,实地跟踪项目开展情况,确保项目运行规范、专项资金合理使用。该问题已整改到位。
⑨村级文化、旅游基础设施重建轻管,作用发挥不好。文广旅局投资1.7亿元在427个村修建村级文化活动室及配套设施,旅游服务中心投资3100万元在12个示范村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及配套项目,建成后一交了之,后期指导乡村两级开展文化活动较少,基层文化设施在引领风尚、教育农民、服务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整改情况:①建立村级文化管理员常态化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日常督促指导,并有效利用村(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开展经常性文体娱乐活动,满足村民需求。该问题已整改到位。②全县已建成的12个示范村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服务中心积极与相关乡镇和旅游示范村协调沟通,目前已有上集、寺湾、金河、马蹬、盛湾5个乡镇委托所属6个旅游示范村与相关旅游企业签订租赁使用合同。大石桥、香花、仓房、老城、九重5个乡镇6个旅游示范村由村自行管理,待招商。该问题即将整改到位。
(二)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方面
1.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
⑩党组主体责任扛的不牢。文广旅局党组未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党组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不主动,廉政恳谈、约谈开展不经常。
整改情况:局党组切实强化主体责任落实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量化细化日常监管责任目标和具体措施,坚持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日常监管措施,通过提醒谈话、通报批评、组织劝诫等有效手段,把违规违纪苗头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该问题已整改到位。
⑪以案促改活动效果不明显。近三年,县文广旅局7人受到党政纪处分,但以案促改活动流于形式,警示教育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整改情况:按照“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有关要求,结合“7.20”特大暴雨、疫情防控追责问责案件、落实巩固脱贫攻坚政策不力问题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通报,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党组书记率先垂范,以案促改,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认真查摆问题,剖析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以案促改活动取得明显成效。该问题已整改到位。
2.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禁而不止
⑫无依据发放津补贴问题继续存在。文广旅局、旅游服务中心在经费中列支岗位津贴;曲剧团、越调剧团以加班、兼职补贴等名义列支津补贴。
整改情况:①文广旅局、旅游服务中心严格按照豫人社薪〔2010〕1号、宛人社〔2010〕258号、宛人社〔2016〕176号、人社部发〔2012〕55号文件规定发放信访、老干部、安全生产岗位津贴。目前,相关岗位津贴均已停发。该问题已整改到位。②曲剧团、越调剧团以加班、兼职补贴等名义列支的津补贴,已于2021年底停发。该问题已整改到位。
⑬车辆运行费管理不规范。旅游服务中心部分加油卡充值费用无明细,部分租车合同不规范。
整改情况:旅游服务中心原加油卡已全部停用,并在办卡企业予以注销。按照县财政和审计部门关于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已完善补充原有租车合同、开支明细等各项凭证手续,并进行复核把关。该问题已整改到位。
⑭专项资金使用监管不到位。文广旅局2018年以来收到1000余万元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省级奖补、国家免费开放等专项资金,一拨了之,对资金使用过程缺乏监管,未按规定进行绩效管理,部分资金出现滞留、挪用等问题。
整改情况:严格落实省级奖补资金和国家免费开放等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出台资金监督办法,并联合财政、审计、纪委派驻纪检组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审计检查,规范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该问题已整改到位。
3.资产、财务监督管理不严格
⑮财务签支不合规。2018年前,文广旅局一把手一支笔签支,2018年至2020年分管领导各管一块、五六只笔随意签支,直到2021年5月才明确一名分管领导签支。
整改情况:自2021年5月起,我局已明确由一名分管领导签支,并健全完善内部财务审签制度,解决了财务签支不合规问题。该问题已整改到位。
⑯对二级单位疏于管理。文广旅局党组对系统内财务工作缺少管理,多年来未对下属单位财务进行监督,未对财务人员开展培训。香严寺文管所、荆紫关文管所无账簿,图书馆借阅证押金款项未及时上缴,曲剧团、越调剧团财务风险较高。
整改情况:已明确要求香严寺文管所、荆紫关文管所建立财务账簿。图书馆财务人员每季度将借阅证押金款上缴县财政会计结算中心,纳入统筹管理。曲剧团、越调剧团财务人员严格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杜绝超范围现金支出现象发生。该问题已整改到位。
⑰财务违规行为较多。局机关及二级单位普遍存在物品采购无程序、差旅费报销手续不齐、支出无明细等问题。
整改情况:健全完善政府采购运行机制,凡属于政府采购目录内的物品,经班子集体研究,按照政府采购的相关程序和要求落实。同时,切实加强差旅费等日常报销管理工作,严格财务报销手续,从根本上杜绝各类支出无明细现象发生。该问题已整改到位。
(三)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
1.党组领导作用弱化
⑱推进县重大民生工程缓慢。我县2012年、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文化活动艺术中心建设列为办好民生实事之一,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提案中建议筹建,文化馆20多年无场所,博物馆、图书馆建馆早、面积不达标,但文广旅局党组重视不够,“三馆一院”至今未建成。
整改情况:北区新博物馆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新图书馆建筑面积6016平方米,2022年8月份主体建筑基本完工。原图书馆交付文化馆使用。楚都文化艺术中心争取政府债券资金7000万元已入财政账户,南区拆迁工作正在实施,待拆迁结束后,县自然资源局规划敲定建设地址。该问题即将整改到位。
⑲议事决策制度执行不到位。文广旅局党组长期以领导班子会代替党组会进行决策,部分“三重一大”事项不决策,如2020年“三区”人才选派、发放补助,支出春晚60余万元费用等没有记录;一名中层人员长期代表文广旅局对外签订项目合同;旅游服务中心列支宣传推介费未见研究记录。
整改情况:①局党组严格按照“三重一大”有关事项要求,认真落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并邀请派驻纪检组参与监督。该问题已整改到位。②旅游服务中心认真落实“三重一大”集体议事制度,并按有关规定规范完善研究记录。该问题已整改到位。
⑳服务营商环境有偏差。旅游服务中心无依据向旅游开发公司、旅行社收取旅游质量保证金,以龙舟赛活动招商名义向企业、学校收取赞助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旅游产业发展。
整改情况:①2016年9月,按照县有关文件要求,落实旅行社机构改革,丹阳旅行社撤销,工作人员已划入原旅游局旅游市场服务中心(与旅游局合署办公)。该资金为原丹阳旅行社撤销后依规申请市旅游局退还的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暂时由旅游局代管,2018年用于缴纳原旅行社工作人员的“五险一金”。该问题已整改到位。②针对旅游服务中心无依据向旅游开发公司收取旅游质量保证金问题。该资金为雁口峡生态旅游区开发协议履约保证金。协议是2014年淅川县人民政府与德丰利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定。根据县政府相关领导安排,协议履约保证金打入当时旅游局账户。因此该资金属旅游局代县政府管理。县旅游服务中心已就此问题向县政府请示,根据县政府指示决定妥善处理。该问题已整改到位。③针对以龙舟赛活动招商名义向企业、学校收取赞助费问题,旅游服务中心组织召开班子会议,对确因实际活动需要且以宣传企业文化、产品等为目的的活动赞助费,严格按照相关程序研究并报批。该问题已整改到位。
2.组织人事管理混乱
㉑中层干部管理不到位。文广旅局擅自增设股室,并违规配备中层干部。中层干部选拔任用时,班子会一定了之,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公示报备等程序缺失。旅游服务中心中层干部配备不到位,4个股室仅配2名股长。
整改情况:①2022年5月,县文广旅局主要领导到任后,针对巡察反馈的相关问题,组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对《三定方案》进行认真研究,按照业务职能归属,对违规增设的财务股、人事股,已按“三定方案”职能划分撤并归局办公室管理;对违规增设的乡村振兴办,按照业务职能归属撤并归文物办管理。该问题已整改到位。②关于中层干部任免问题,局党组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宣传文化系统干部管理工作的通知》(淅宣发〔2002〕9号)《中共淅川县委宣传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淅办〔2019〕7号)规定,认真履行酝酿、考察、呈报、审批程序。该问题已整改到位。③2022年3月,旅游服务中心已向县人社局和编办申请招录工作人员7人待实施。该问题已整改到位。
㉒混编混岗情况严重。文广旅局长期借用二级单位17人在局机关工作,二级单位人员不足,又通过返聘、临时工等方式使用64名临时人员。
整改情况:①2022年3月,我局已向县人社局呈报了年度公开招录计划申请,拟招录二级单位工作人员10名,其中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3名、文物管理办公室1名、文化馆2名、博物馆2名、图书馆2名。目前,人员招录工作待实施。同时,我局积极向县人社局就业办申请聘用公益岗7名,现已到岗工作2名。抽调二级单位人员逐步返回原单位,现已落实返回人员7名。该问题即将整改到位。②关于使用返聘和临时人员问题,文化艺术中心通过公开招录专业人员45名,并先后两次办理入编手续35人,其余10人正待办理。涉及二级单位返聘人员限期辞退,其他使用临时人员逐步消化处理。该问题即将整改到位。
3.党建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㉓党组主体责任履行不严格。县文广旅局党组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研究较少,近三年来未见党组专题研究党建工作记录;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执行不严格,基本没有参加基层党支部活动;3名班子成员2019年、2020年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内容雷同。
整改情况:按照局领导班子职责分工,现已落实班子成员定点联系二级单位党支部制度及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今年以来,按照县委安排部署,局党组先后召开了党史学习教育、郑州“7.20”追责问责案件以案促改、“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及优化营商环境专题民主生活会。局属各单位党支部按照县委安排,分别召开了“向十二个问题开刀宣战”及“躺平式干部”专题组织生活会。每次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相关资料整理规范完善。该问题已整改到位。
㉔基层党组织工作虚化。机关党委对基层党组织工作指导不够,各党支部对党建工作敷衍了事,“三会一课”记录不完善,民主评议党员记录缺失。
整改情况:按照县委“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有关要求,围绕县委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各类追责问责案件,局机关党委切实加强对局属各单位党支部工作的监督指导,扎实开展以案促改专题组织生活会,认真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规范完善各类会议记录。该问题已整改到位。
㉕党员日常管理不到位。局机关党支部共39名党员,日常参加活动人数不过半。
整改情况:局党组切实加强在职党员日常管理工作,按照职责分工,各相关副职领导督促指导各支部经常性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并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指定专人负责,切实加强离退休党员日常管理工作,切实做到了在职和离退休党员全部纳入管理范围。该问题已整改到位。
三、健全长效机制,继续深化整改
经过为期三个月的集中整改,我局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由于受现实条件限制,目前仍有极少数问题整改还不是很到位。为此,局党组将继续按照县委巡察组要求,采取更加得力措施,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继续深化问题整改,有效巩固整改成果,确保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一)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改成果。对于已经整改落实的问题,局党组要进一步完善巩固措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强化各项制度落实,有效防止问题反弹回潮,确保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落细落实。
(二)加强跟踪问效,继续深化整改。对于目前尚未整改到位的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相关副职领导牵头抓好各类问题整改工作。局党组要对问题整改进度和效果进行跟踪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三)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整改成效。局党组要牢固树立“整改工作永远在路上”的理念,始终把巡察整改工作紧紧抓在手上,真正落实在行动上,切实加大党建在党支部和党员干部考核中的权重,有效确保领导认识到位、教育管理到位、监督执纪到位、问题整改到位。
中共淅川县文广旅局党组
2022年5月14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