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河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滔河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期间,将是滔河乡全面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水清民富乡强的关键时期,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制订好十三个五年规划,对于发展生态经济、建设豫鄂边陲明星集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科学发展,立足滔河实际、顺应时代、凝聚群众意愿,明确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和总体部署,是滔河乡全乡上下在“十三五”期间的行动纲领。
一、“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十三五”期间,滔河乡的指导思想是,以生态优先、转型发展统揽全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实施“12345”工程,即“一心两轴、三个集中、四个转移、五个抓手”。以新集镇为中心,以X011线、209国道为两轴布局全乡新农村建设和生态产业发展,通过“三个集中”(农民向集镇集中、土地向大户集中、项目向园区集中),实现“四个转移”(零散住户向大的自然村转移、深山区向浅山区转移、浅山区向平原区转移、平原区向新集镇转移),突出“五个抓手”(抓队伍促稳定,抓工业富财政,抓特色富百姓,抓基础惠民生,抓生态保环境),全力推进社区和集镇建设,生态产业发展、保水质迎通水、招商引资和党建民生五项重点工作,努力创响“豫鄂边陲名镇”品牌。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到“十三五”末,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财政收入达到600万元,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人民素质有较大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居住、教育、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条件均有较大改善,农村面貌明显改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五以下,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举措
(一)集镇建设
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突出抓好新集镇、白亭集镇、滔河集镇和尚岗集镇建设,以做好周营村美丽乡村建设为突破点,做好全乡美丽乡村建设,构建宜居宜业小城镇,推进城镇化步伐。
1、新集镇建设。突出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继续完善功能配套设施,架设清泉河二桥、实施清泉河道治理工程、开发上游老龙泉等六泉,沿河布置景观,形成一步一景,打造湿地公园。打通新集镇至209国道连接线,打通纬三路断头、拓宽硬化姬堰至严湾道路,建设大型文化广场,移民文化苑,完善乡中、乡小和中心幼儿园配套设施,争取早日投入使用。选择合适时机,完成集镇搬迁入住。另一方面抓好社区建设,新集镇社区一、二期建成完成搬迁入住,集镇规模达到8000人,配套建好老年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科技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卫生室、超市等公共设施,具备“五通八有”条件。
2、小集镇建设。滔河集镇,提升品位。一是做好三资管理,发挥集镇原有设施的功能和效益。二是统一规范商铺招牌,亮化、美化集镇环境,提升集镇品位。三是引进2家有实力公司投资开发旅游观光项目,新发展农家游、农家乐10家以上,使老集镇焕发生机和活力。白亭集镇,实施五年整治规划,与集镇连片开发,塑造白亭集镇新形象。尚岗集镇,依据美丽乡村总体规划,进行尚岗小集镇建设规划,规范公路两旁建房行为,打造周边村庄货物集散地。
3、美丽乡村建设。投入资金,编制全乡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打造周营、喻沟、白亭、黄桥、尚岗示范点,对全乡农村进行污水、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
(二)生态建设
巩固壮大“一园三基地”生态产业发展布局。杜仲种植基地,依托北京昆仑辰投资有限公司,在全乡发展1万亩,完善基础设施,初步建成杜仲旅游景点3个,新建杜仲深加工工厂2个,进行深加工,吸引就业2000人。薄壳核桃基地,新发展薄壳核桃5000亩,基地总规模达到1万亩,引进1个核桃开发加工企业。油牡丹、黄姜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总种植规模达到1万亩以上。盆窑金龙源生态农业观光园,韩国晚秋梨总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虫草花种植500万瓶,蔬菜大棚50个,莲菜、泥鳅种养面积500亩以上,打造休闲农业观光采摘园。
林业基地建设方面,通过山场承包、流转等形式,加大林业示范基地建设,发展黄连树5000亩、毛竹3000亩、其他经济林6000亩。结合旅游景区建设,建成园林苗圃1个,面积3000亩,发展林下种、养业,开展“森林人家”、“退更还草”建设,计划发展林下养殖户300户、林下食用菌栽培户200户。新建中型毛竹加工厂1座,提高林业生产附加值。通过封山育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大公益林建设,实施新造林计划,力争基本消灭境内荒山。围绕库周生态隔离带建设,在库区新造林5000亩以上,在X011线及全乡村道两侧栽植女贞、塔柏等景观树20万株以上。
(三)招商引资。
大力实施以情招商、以商招商,大员上前,以十堰、北京、温州等地为重点,党政主要领导分别带队,组建招商引资小分队,组队外出招商,举办乡情恳谈会、老乡联谊会等活动,鼓励有头脑、有实力的“能人”回乡创办经济实体,吸引在外务工、经商人员“凤还巢”。十三五期间引进3个投资亿元以上企业,4个5000万元以上企业入驻县工业园区。引进2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科技含量高的“农字号”企业入住乡工业园区,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四)党的建设
1、党建主体主任、纪委监督责任“两个责任”落实力度持续加大,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
2、强力实施强基工程。持续开展“包联共建、晋位升级”和“三个五”竞赛活动,通过理论培训学中转、外出观摩看中转、工作实践干中转、树立典型引导转、组织措施逼着转的“五转”措施,打造一支坚强有力的村支书队伍。建好20个党群服务中心,改造升级20个村部,提高村部“六有”晋档率。
3、深入开展“三亮三评”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规范依法办事程序,接受群众监督和评判,进一步创优发展环境。
4、严把党员入口、出口关,加强教育培训,纯洁党的队伍。
五、民生改善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强力实施农村公路三年整治行动,维修村村通道路90千米,硬化组组通道路100千米,使全乡组组通达到100%。新修建3条以上行政村与湖北交界村主干路,打造一条20千米的杜仲生态观光路。水利:实施闹峪河、滔河、清泉河三大流域治理工程,配套生物设施,为杜仲、薄壳核桃基地配套提灌、灌溉等水利设施。打造万亩高标准农田,配套水利灌溉设施,实施安全饮水工程,使全乡户户吃上自来水。加强丹江河整治,沿东沟、石庙湾、贺坡、喻家沟、严湾、白亭等村修筑护岸坝,保护丹江水质。电力:改造电力线路100千米,构建高质量电力网络。其他基础设施:新建乡中、乡小、中心幼儿园校区,修建高标准操场,兴建实验楼、宿舍楼及其他设施。修建文化广场10个。标准化卫生室20个,敬老院分院2个,切实改善民生。
(二)推进文化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立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继续开展戏曲下乡和群众文化活动,持续举办民间文化艺术节,引进1个有实力的文化公司,发展文化产业。
(三)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医疗: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及时完善新集镇医院各项配套设施。完成新农合参缴工作,扎实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宣传、参保工作。养老:加大新农保投保宣传力度,完善新型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完成参保、续保、信息录入及养老金发放等工作。社会救助:做好农村低保、五保工作,提高乡敬老院建设水平,努力提高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做好农村低保及烈士子女抚恤金发放等工作。计生:落实计生奖励优惠政策,做好优质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进行出生缺陷干预,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惠农资金:严格落实种粮、农机、移民后扶、退耕还林、危房改造等惠农政策。确保资金及时到位,足额发放。
与此同时,做好森林防火、防汛防旱、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消防安全、金融、商贸、邮政、通讯、扶贫开发、社会救助等工作,为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优良的社会环境。
中共滔河乡委员会
滔河乡人民政府
2015年1月30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