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淅川县寺湾镇>政务动态>详细内容

寺湾镇“十三五”规划情况

来源:寺湾镇 发布时间:2015-06-24 20:32:30 浏览次数: 【字体:

一、“十三五”规划

根据“十二五”期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完成情况,结合全县整体发展布局和寺湾实际,经过认真调研,充分论证,形成寺湾镇“十三五”规划框架。

我镇“十三五”期间的总体发展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严格按照全县整体工作部署,准确把握一个定位,坚持一条主线,突出四个不动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努力实现富民强镇目标。

“一个定位”就是建设渠首水源地高效生态经济示范镇。

“一条主线”就是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线。

“四个不动摇”即:工业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动摇、生态农业的主导基础不动摇,宜居镇村的引领带动不动摇、民生基础持续的提高不动摇。

“十三五”期间,寺湾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预期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比“十二五”增长11%,其中工业产值增长14%,农业产值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财政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人口素质整体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主政治和社会文明更加显著,广大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进入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具体搞好五个方面建设:

一是实施工业富镇战略,建设工业大镇。主要抓好两件事:1、招商引资上项目。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加强内引外联,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围绕现有项目,在产业链延伸和高新科技领域进行全民招商,力争规划期内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并建成投产,集中打造以汽车配件、光伏电子、生态食品为主导的三大产业集群。2、建好工业发展平台。利用“三淅”高速建成开通过的有利机遇和邻近十堰二汽优势,在沿高速出入口地段,规划建设2000亩工业园,实现工业集聚发展,致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副中心。同时加快高能耗企业转型,加强企业环保监管,走新型生态工业化之路,努力建设工业大镇。

二是实施生态立镇战略,建设生态强镇。主要抓好三个方面建设:1、生态产业发展。按照“两河一区”总体布局,充分发挥河滩地多优势,运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推广土地流转,集中连片打造三大万亩主导产业带。即:丹江河沿线湖桑产业带。计划每年新发展优质湖桑基地1000亩,建标准化养殖大棚18万平方米,使湖桑面积累计达到1万亩,桑蚕产业规模化综合经济收益充分发挥;淇河沿线油牡丹、中药材产业带。计划每年新发展油用牡丹基地1500亩,中药材800亩,至2020年使油牡丹面积达8000亩,中药材2000亩。因地制宜发展竹子3000亩;山区优质核桃产业带。计划每年新发展品种薄壳核桃1500亩,并实行核桃、油牡丹套种模式,建成万亩核桃立体产业带。2、生态林业建设。以公路沿线、村庄、集镇和第一山脊内为重点,持续推进植绿增绿,使森林覆盖率提高8个百分点,打造生态绿色屏障。3、生态环境保护。以保护水质为己任,不断加强水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监管,有效治理荒山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不遗余力保护好渠首水源地水质,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

三、加快城镇化步伐,建设美丽宜居镇村。主要抓好两个方面:1、完善镇村基础。从水电路、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入手,捆绑使用各类项目资金,加大财力投放,全面完善镇村基础设施,提高公共资源承载力,建设特色集镇和美丽乡村,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窗口形象。至2020年全镇公共基础力争实现全覆盖。2、加强日常管理。以维护建设成效,打造宜居家园为出发点,建立健全各项维护机制,全面加强集镇、村庄环境卫生管理,保证建设长效,使群众永受益。

四是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主要搞好5个方面建设:1、道路网络建设。投资1800万元,硬化连村道路15公里,全面实现村村互通水泥路,并搞好10个村组组通工程建设。2、安全饮水建设。投资600余万元,对9个山区村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全面扫清镇域内人畜安全饮水遗留。3、生态水利建设。投资1亿元,全面完成丹江沿岸护坝建设,保障沿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4、文教卫生事业发展。村村通电视入户率达100%、网络覆盖率达100%。全镇教育教学条件进一步提高,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卫生事业全面发展,村(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5、社会管理。加强法制教育宣讲,增强全民法制观念,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和综合治理,创优社会管理模式,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积极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五是加强党的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主要搞好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员干部队伍管理、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形成以党建为统揽、以党建为抓手、以党建促发展的大党建工作格局。

二、南水北调渠首水源地生态建设及综合开发专项规划

我镇属于南水北调渠首水源地,生态建设至关重要。在“十三五”期间,我镇在生态建设上主要搞好生态农业发展和生态林业建设。其中生态农业发展上主要搞好三个万亩生态产业基地培育,打造生态产业带。在生态林业建设上,围绕沿河、沿路、村庄、集镇、第一山脊实施全面绿化,构建生态大屏障。同时积极实施生态建设综合开发,集中搞好四个开发建设:一是在打造好生态农业产业带的同时,计划投资4000万元,将湖桑基地和油牡丹基地融入农游开发,高标准建成桑蚕采摘园和油牡丹观光园各一个。二是投资2000万元,对园岭怀等3个山区村实施石漠化治理,种植绿草,并以此发展畜牧养殖,建成生态养殖区1个。三是依托清凉寺水电综合开发公司,投资6000万元,对丹江水上旅游进行开发,并充分挖掘文化底蕴,上马水上漂流及生态种植观光园项目,建成可水上游乐、可农事体验、可吃住游娱的旅游景点,填补荆仓旅游线路圈空白。四是依据培育的油牡丹、核桃、桑蚕资源,加大资源开发招商,拉长产业链,计划投资2亿元,分别上马油牡丹食用油加工、核桃加工、桑蚕产品加工项目各1个,实现集种植、加工一体化发展,为生态产业发展夯实后劲,保障主导产业健康稳步发展,实现经济生态双赢。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