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月入十万、零风险、高回报?小心!”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当下,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日益猖獗,无数人因此倾家荡产,一夜暴“负”。不法分子深谙人性弱点,精心设计各种陷阱,让人防不胜防。

“稳赚不赔”的诱惑
话术:宣称“低风险高收益”“保本保息”“专家带单”,以虚假收益截图、伪造数据等营造暴利假象。真相:任何投资均有风险,承诺“稳赚”的往往是陷阱,前期小额返利仅为诱饵。手段:仿冒知名券商、银行或基金公司网站/APP,甚至伪造政府背书的“国家级项目”(如假数字人民币、假基建投资)。破绽:域名拼写错误、客服联系方式模糊,资金流向个人账户或境外对公账户。流程:社交平台打造“成功人士”人设→感情培养→诱导投资→卷款消失。特点:利用情感操控,初期允许提现获取信任,大额投入后以“系统故障”“缴税解冻”等理由拖延。新变种:以区块链、NFT、元宇宙为噱头,发行空气币或虚假矿机投资,通过人为控盘制造暴涨假象后“割韭菜”。
1.在哪里了解到的投资平台?
诈骗分子一般在各种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网页广告等,诱导受害人添加联系方式或者加入群聊,更有甚者,在社交平台上与受害人苦心经营一段“友谊”,告诉受害人“挣钱捷径”。 投资理财的金融类APP审核严格,骗子搭建的虚假投资APP无法在正规的应用商城上线,只能通过创建网址链接或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让用户点击下载虚假投资APP。
虚假诈骗APP风险提示
3.通过什么方式充值资金?
虚假投资平台大多会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账到指定的个人账户或非当前投资平台的对公账户,而正规的交易平台只能转账到开设的专用对公账户。

同时,购买理财产品时,必须签订投资协议,资金将设置自动划扣。如果对方要求只能转账到个人账户或要求转账的对公账户与平台名称不符的,那么极有可能是虚假投资理财的“黑平台”。
三、遭遇诈骗后的应对
第一时间冻结账户:拨打银行客服或通过电子银行紧急挂失银行卡。
保留证据报警:截图聊天记录、转账凭证,拨打110或携带材料到派出所报案。
不贪小利:拒绝“天上掉馅饼”,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
核实平台: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远离无牌照“黑平台”。保护资金:不向陌生账户转账,不泄露验证码、银行卡信息。
牢记:一夜暴‘富’是幻想,一夜暴‘负’很现实!守好钱袋子,远离理财骗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