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科普:如何正确使用与科学认知药品?
药品是维护健康的重要工具,但不当使用可能带来风险。本文将带您了解常见药品类别、使用误区及科学管理方式。
一、药品分类及常识
处方药(Rx)
需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如抗生素、降压药等。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非处方药(OTC)
商店货架上可直接购买的药品,如感冒药、创可贴等。需注意阅读说明书,按适应症选择,避免滥用。
中成药与中药
中成药(如藿香正气水)需按症状使用;中药材需经加工,避免自行配伍引发毒副作用。
儿童与老年人用药
儿童:药物剂量通常按体重/体表面积计算,切勿用成人剂量减量。
老年人:肝肾功能下降,需选择适合剂量,关注不良反应。
二、常见用药误区
“自行加量效果更好?”
错误!超量用药(如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可能致肝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中药无毒副作用?”
部分中药含毒成分(如含乌头碱的药材),需遵医嘱炮制与使用。
“药片碾碎更易吸收?”
未必!某些缓释片、肠溶片破坏结构会导致药效丧失或引发刺激。
“复合药效更好?”
例如同时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和退烧药,可能造成超量,需警惕成分重复。
三、科学用药核心原则
一看二问三不
一看:核对有效期、适应症及成分。
二问:咨询药师或医生,尤其是联合用药时。
三不:不擅自买药、不停药、不随意混合药物。
储存与丢弃规范
避光、防潮,按说明书储存(如冷藏某些抗生素)。
过期药品勿随意丢弃,应送至回收点或交由药店处理。
特殊人群需谨慎
孕妇、哺乳期女性用药前必须咨询医生。
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需定期评估药物方案。
四、紧急情况处置
过敏反应: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立即停药并拨打120,随身携带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笔)。
误服过量:催吐或大量饮水(非腐蚀性药物),第一时间就医。
五、如何获取可靠药品信息?
权威渠道:国家药监局官网、医疗机构公告。
警惕谣言:不轻信“神奇特效药”“海外神药”等虚假宣传。
药品是健康的“双刃剑”,正确使用可治愈疾病,滥用则可能带来伤害。建立科学用药意识,从读懂说明书开始,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