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淅川县农业农村局>政务动态>详细内容

淅川县召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

来源:县农业局 发布时间:2019-02-15 16:28:30 浏览次数: 【字体:
 

 

 

20192月13日淅川县召开“决胜2019脱贫攻坚誓师大会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县四大家领导、县直单位一把手、各乡镇书记、(乡)镇长、分管领导、各村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等1000余人参加。淅川县把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政治站位,发扬淅川移民精神,动员全县干部职工,鼓足干劲,在搞好脱贫攻坚的同时做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会上,县长杨红忠就淅川县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做了进一步的安排部署:一是强化领导。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安排部署的一项重大改革,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农村集体产权保护,有利于壮大集体经济,有利于社会发展稳定,有利于乡村治理。要求各乡镇要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进一步统一思想,严密组织。并成立由乡镇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镇长为常务副组长,主抓副职为副组长,其他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高规格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乡镇作为责任主体,要切实负起责任,真抓实干。村(组)作为实施主体要积极行动,认真组织实施,加快工作进度。二是强化宣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各乡镇要通过广播、电视、标语等媒介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三是强化协调。县直相关单位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强部门联动,各负其责,群策群力,高位推进,确保高标准、高质量按省、市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四是严格程序。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是,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科学确定成员身份,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使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要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充分利用2017年开展的“三清理一公开”成果,以各乡镇(街道)为主体,引入第三方机构会同各村、组清产核资工作队进行清产核资。主要清理集体所有的土地等资源性资产,集体统一经营的经营性资产和用于公共服务的非经营性资产。清产核资结束后,要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制度,实行台账管理。要科学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各村、组要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根据成员身份确认指导意见,统筹考虑户籍关系、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对集体积累作出的贡献等因素,合理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要稳步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在清产核资、成员界定的基础上,按照“合理量化、确权到户、量化到人、户内继承、社内流转、长久不变”的原则,设置集体股,科学配置成员股。结合我县实际,集体股统一设置为20%,成员股占80%。要有序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村申请、乡批复、县办证”的工作程序,由各村向乡镇提交办证申请,乡镇批复后交县农业农村局审核办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书,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同时,各村向县工商局提供办理营业执照所需材料,成立村农业经济专业合作社,确立市场主体地位。五是强化督导。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下设4个督导组,不定时对各乡镇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同时采取短信、简报等形式对各乡镇工作情况进行通报,确保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有序推进。

会上,下发《中共淅川县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淅发〔2019〕2号)、《淅川县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实施方案》(淅农产权办〔2019〕1号)《淅川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指导意见》(淅农产权办〔2019〕2号)、《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资料汇编》,为切实做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杨县长要求在2月底对剩余400个村的村组干部进行集中培训,现场解决问题,面对面讲解工作内容、方法、程序,做到调查摸底准确、数字逻辑关系正确,程序合理,群众满意。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