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荆紫关镇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4年,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创新和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水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氛围。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持续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
我镇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内容,多次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第一议题”集中学习;领导干部积极利用讲党课等形式,向政府工作人员宣传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镇法治机构定期召开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训,分享法治轨道上推进工作的先进举措和经验做法。
(二)不断强化领导,全面完善工作机制
我镇始终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原则,统筹谋划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充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小组成员分工,落实责任。党委每半年至少听取一次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并把依法办事作为班子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责任,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马翔任组长、镇长胡恒理任第一副组长、分管副书记付饶任常务副组长、其它党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荆紫关镇法治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形成了镇党政办、综治办、执法大队、司法所等多个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确保了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序推进。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经费预算,全力做好保障工作。将各村、各部门法治建设情况纳入本地绩效考评等工作中。
充分发挥镇党委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将建设法治政府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检查、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印发年度计划,明确法治建设工作的目标和举措。
(三)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法治建设行动
我镇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法治保障行动、服务保障制度型开放行动、巩固解决执行难成效专项行动、行政执法不满意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稳步提升行动、农村基层矛盾纠纷常态化排查化解专项行动、防范非法集资和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普法宣传行动、校园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专项普法宣传行动、网络空间深化治理行动、基层法治建设强基固本行动,保质保量完成县委、县政府部署的中心工作,将我镇法治建设作为重点任务纳入基层社会治理总体格局,推进基层诉讼服务、警务服务、法律服务建设。
(四)健全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化法治化
一是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备案审查、动态清理工作机制,建立工作提示、情况通报制度。二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专家库建设。开展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的自查整改。三是加强重点领域法律实施。配合巩固法规规章清理成果,加强同民法典、行政处罚法相关联、相配套法规规章的清理工作,全面开展法规规章自查,坚决杜绝违宪和违法情况发生。
(五)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体工程
我镇不断推进政府机构职能优化,严格落实权责清单制度,进行社会面公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及时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方法;加强河湖监管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制度,严格遵循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研究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推行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和科学运用;深化监管体系建设,加大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点工业产品等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力度;深化综合执法改革,着力提升综合执法规范化水平;加强行政执法制约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深化服务型行政执法;加强突发事件应对制度机制和能力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诚信建设;全面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积极配合年度法治政府建设考核,落实淅川县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任务;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六)切实提高法治社会建设水平
我镇多次召开全民普法活动,全面落实突出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和民典法;不断深化法治文化建设,做到村里有法治文化墙,镇内有法治广场;各村“法律明白人”配备人员到位,每村至少5名;不断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落实法律援助法相关规定,落实村法律顾问制度费用保障制度;大力推荐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七)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将普法工作纳入镇工作总体布局,制定年度普法工作计划。制定领导班子、机关干部会前学法制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合法性。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依法治镇的法治环境。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宣传材料,利用村村响广播系统广泛宣传法律知识,增强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和群众的学法、知法、守法意识。积极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工作人员岗位频繁交替,业务能力提升需要一定磨合时间,在实际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法治理念、专业素养、任职技能等方面都需要深化培养学习,切实提高责任态度和有效开展法治工作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
(二)法治意识仍需增强。工作人员缺乏运用法律的思维和方法解决法律问题的惯性、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层面较窄、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关注多,对法治政府建设关注研究少行政执法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素质仍需提高。
(三)法治人才较为匮乏。法治政府的建设与依法行政的开展离不开法治人才,但是接受过的正规法学教育和法治培训的人员较少,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存在欠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社会环境有待优化。部分群众的法治观念薄弱、素质不高,不配合执法、不依靠法律途径维权等现象时有发生,群众还有“信访不信法”的观念仍有存在。普法活动有待进一步深入,活动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
三、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我镇将认真总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经验,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努力推动荆紫关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主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一要充分发挥法制机构在法治政府建设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的作用,保障政府行政决策的合法性,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二要探索重大决策与公民互动有效途径。通过建立和完善普通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平台,推动公民参与,使其合理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合法诉求得到充分体现。三要坚持人性化执法理念。坚持说理式执法,把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和宪法律权威与保护群众合法诉求结合起来。四要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保障执法效率和公平公正性。落实全体干部职工学法用法考法制度和法治专题讲座制度,开展各类学法活动,不断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业务的培训,加强法治政府队伍建设。
(二)完善监督体系建设,保证权力阳光运行。一是严格规范信息公开流程,强化制度建设,确保淅川县人民政府门户网工作依规有序进行,并逐渐常态化、制度化。及时完善更新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目录,保证公开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突出重点,将镇重大工作项目、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作为公开重点,提高政务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加强信息报送,提高信息质量。二是全面落实“三项制度”,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力度,加强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三项制度”落实情况督查。
(三)创新法治宣传形式,丰富普法教育内涵。充分利用海报单张、宣传专栏、“村村通”大喇叭、“鸡鸣三省荆紫关”微信公众平台等平台渠道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开展多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推进法律法规咨询和解答工作,进一步提高全镇人民法律素质。加强依法行政宣传,增强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观念和意识,大力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