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开展乡村产业项目观摩活动
12月15日上午,淅川县委书记周大鹏,县长王兴勇和在家的县处级领导,带领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及部分县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莅临寺湾镇观摩乡村产业项目发展工作,通过观摩学习、相互交流,典型带动、示范引领,推动全县项目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
观摩团一行先后到寺湾镇水田峪村、黄楝树村、赵河村、夏湾村、前营村和源达眼镜配件厂、惠丰桑蚕合作社、海纳建材公司等观摩点实地查看了产业项目发展特色亮点,详细了解了典型经验做法。
寺湾镇水田峪村采用“公共设施集体投、群众改造适当补”的发展模式,通过户均投入10000元,村集体补贴1000元,带动20余户群众积极参与宜居改造;串联‘红色文化+农耕文化+休闲采摘’,建设民俗小巷、景观小品、特色果园,打造具有传统文化、农耕文化、庭院文化为一体的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源达眼镜配件厂是寺湾镇2016年畜禽养殖厂关闭后成功转产和吸引贫困人口就业的一个典范,主要利用畜常养殖厂关停的闲置厂房,由寺湾镇优秀青年回乡创业,与著名企业暴龙眼镜等公司合作,生产高端眼镜配件,并吸纳贫团人口就业。该公司运用“公司+农户”分散经营模式,使广大群众及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带动全村群众实现增产增收。 惠丰桑蚕专业合作社主要生产桑制品——桑叶茶,红薯制品——红薯粉条。寺湾镇拿出专项资金,并成立党建+基地、支部+基地的产业销售平台,鼓励各村发展桑产业。由镇产业办统一收购,并与“桑多多”签订收购合同,确保农户产品卖得出、有干头,外商进得来、有钱赚。
海纳建材公司位于寺湾镇夏湾村,主要实现三抓:一是抓住“天时”优势,利用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星旗同创、万人助万企等政策扶持,镇政府成立专人专班,在企业环评、土地审批、资质办理过程中,全程帮办陪跑;二是抓住“地利”条件,夏湾村紧邻丹江河道旁,砂石资源丰富,利用河道清淤契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年利税额达150余万元;三是抓住“人和”因素,海纳建材共有员工40人,其中夏湾村贫困户8人,镇内一般农户32人,人均工资可达3000元每月,鼓了群众腰包、暖了村民心田,企业每年缴纳5万元土地租赁费,壮大夏湾村集体经济。
周大鹏在点评中指出:各乡镇要认真学习寺湾镇高标准谋划,大力组织推动;全域齐头并进,形成连片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乡村产业项目发展要同步均衡推进,重点看变量;项目考评工作全时段进行,形成高压态势。要注重考评,每月一次现场会必开,每季度一次考评必表态,县委将根据考评结果,严格兑现奖惩。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