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财政局“五举措”强化扶贫资产监管
淅川县财政局“五举措”强化扶贫资产监管
为巩固提升财政脱贫攻坚成果,淅川县财政局联合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对全县 2016-2019 年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到扶贫领域所形成的扶贫资产项目进行了全面清产核资,对形成的27.58亿元扶贫资产,采取“五项措施”进行权属划分、资产移交、明确职责,实现了扶贫资产权责明晰、管理规范、效益最大化。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部门责任。今年5月,成立了全县扶贫资产清产核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部门职责,召开专题会议,抽调骨干人员成立5个小组,按照组织、梳理、清查、登记、核对、公示、移交、建账等八个步骤开展工作,高效推进全县扶贫资产清产核资行动。
二、开发专用软件,委托第三方参与。进行扶贫资金资产管理的探索创新,委托软件公司开发扶贫绩效与资产核查专用系统,聘请第三方会计事务所全程参与扶贫资产清查,将所有纳入扶贫管理的项目逐项审核、留存资料、分类录入,实现县乡村户四级扶贫项目的高效汇总、网络查询、随时监控,实现了扶贫资金资产管理的全面、方便、快捷。
三、全面清产核资,科学划分资产。历时4个月,按照实施方案,按时间节点推进,全面清产核资,澄清扶贫资产底子,按资产性质划分为“国有资产、集体资产、到户类资产”三大类,建立扶贫资产工作台账,分类划分资产明细。同时,在清查核资和项目绩效核查中,共清检发现13个乡镇、15个行业部门的397条问题,采取一对一,清单式交办,卡紧时间节点,定期督查通报整改进度,保质保量完成整改任务。
四、统一确权移交,建立运维制度。坚持“依法依规、分类确权、科学经营、群众参与”等原则,9月份召开全县扶贫资产移交工作会,对涉及21个行业单位和15个乡镇的5298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移交。其中:确权到行业部门国有资产5.2亿元,包括公路资产、教育资产、户户通网络干线资产、电商服务站等;确权到乡镇国有资产1397万元,包括扶贫车间、乌鸡孵化园等。确权到村集体资产10.85亿元,包括文化广场、易地搬迁公共设施、安全饮水及水利配套等。制定了《淅川县扶贫资产管护及收益分配实施方案》,规范扶贫资产的日常管护及收益分配。
五、强化资产监督,兜牢建设遗留。扶贫资产移交后,由县财政局牵头,组成3个检查组,对确权到行业部门和乡镇的国有资产纳入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对确权到村组的集体资产纳入乡镇“三资”管理系统的录入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扶贫资产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对尚未完工的5584万元扶贫在建项目,明确完成时限,定期实地督导,严格按照“完工一个、验收一个、评审一个”的原则,组织竣工验收,完成财政评审,及时进行确权移交,确保扶贫资产成效。
供稿:农财股 李拓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