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淅川县财政局>公示公告>详细内容

淅川县财政局关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28 15:20:24 浏览次数: 【字体:

淅川县财政局

关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认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设职责,营造法治政府建设良好环境,强化财政法治宣传教育,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为目标,全力以赴推进法治单位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法治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健全法治建设制度和工作机制,充分履行财政职能

1、推动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财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领导小组成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将法治财政建设工作纳入年度财政重要工作计划,及时研究推进财政法治工作有关重大问题。

2、财政收入情况。我县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协作,不断克服政策性减收因素影响,加强对重点税源的监控,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64亿,比上年增长14.2%。

3、坚决兜住基底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支出顺序和预算约束,妥善调度财政资金。督促各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坚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作为预算安排、预算执行和库款拨付的重中之重,切实兜三保底线。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8.05亿元。其中:民生支出完成40.9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59%,切实做好民生和重点工程项目资金保障,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兜底”和支撑作用。

强化岗位学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坚持用法治思维指导财政具体工作,从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的各项目标任务,着重加强和改进财政领域法治建设的重点环节,不断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一年来,我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法治建设工作,要求班子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善于运用法治方式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组织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通过集中学习、组织普法教育,不断提高财政干部职工法治意识,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切实维护法律权威性和严肃性,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水平,进而推动法治单位建设。

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1加大经费保障力度。积极研究解决财政领域法治建设重大问题和困难,严格落实保障我县法治建设经费,将法治宣传教育和建设经费列入预算,建立动态调整机制。2023年,落实安排法治政府建设资金40万元,法律援助专项经费41万元,社区矫正和人民调解经费72万元,公共法律服务经费59万元等,为有序开展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社区矫正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落实安排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装备经费41.38万元,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运行维护经费4.5万元,为执法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设备保障,有效提升县城执法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同时保障局机关法治经费落实到位,主要用于普法宣传活动以及征订相关法律、法规、期刊等书籍资料,切实保障学法用法的装备需用。

2依法全面履行职能。始终牢牢把握依法履职这个关键,坚持重大事项及时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自觉主动接受人大工作监督,全面推动县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细。一是严格落实报告工作制度。2023年,财政部门先后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专题报告全县财政预算执行及调整、决算草案、国有资产管理等重点工作开展落实情况,并认真听取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工作研究下达的决议、审议意见,严格落实工作责任,依法依规进行整改落实。二是积极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坚持集体研究、专人负责,严格按规定办理,并在要求的时间内及时办结、及时反馈,把此项工作作为提高行政效能,助推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有效途径。三是加强单位执法人员培训。组织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工作,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坚持执法人员持证上岗。

3深入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发挥法律顾问的专业能力和作用,通过与河南赏春律师事务所签订合同的形式,聘请法律顾问,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听取法律顾问的意见,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专业作用,有效降低了执法风险,为依法行政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和保障。对于工作中判断不准的问题,主动寻求相关业务部门指导,确保财政执法主体适格、依据明确、程序规范。

4完善政务信息公开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工作制度,由办公室统筹各股室信息公开工作,执行信息公开审查程序2023年,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务信息80条。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范预算管理体系,将除涉密部门外的预算单位的预算决算信息和“三公”经费信息在政府门户网站上集中公开,公开率达100%。不断扩大信息公开范围,有效提高财政工作透明度和社会满意度。

5加强普法宣传教育。严格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认真做好财政法律、法规宣传工作。一是举办法律知识讲座。邀请法律顾问为我局干部职工举行法制专题讲座,讲授《招投标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二是组织财政干部参加各类法制培训。对办理行政许可事项的工作人员以及专职负责信访、保密、档案的工作人员,进行《行政许可法》、《信访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三是将日常的志愿服务活动与法律宣传工作相结合,结合“12·4”宪法宣传日,加强普法工作。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传周活动,通过悬挂过街横幅,制作宣传版面,设置宣讲台等多种方式弘扬宪法,同时着力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财经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建设法治政府和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知晓度、认知度,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我局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法治队伍力量较薄弱,部分基础工作质量还需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执法经验不够丰富,对相关政策解读、流程设置了解还不够全面系统,真正做到了如指掌,利用法治思维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创新举措不多。

三、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4年,我局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积极践行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稳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形势下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各种风险和矛盾的政治自觉,着眼于提升财政干部法律素养,用好市、县各种培训机会,通过班子研讨、开展集中学习等方式提升政策法规研习能力,增强党员干部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的理论基础和业务水平。

(二)压实执法责任。加强执法工作人员教育管理,完善行政执法制度,严把行政执法案卷“制作关”;健全执法投诉处理机制,规范投诉处理程序,充分利用法律顾问等律师专家的力量,组织研讨,避免调查取证不足的风险,依法维护政府采购供应商合法权益;收集、整理、研究具有指导作用的典型案例,发挥典型案例指导作用,以案释法,结合案情进行充分释法说理,确保执法公开公平公正。

(三)增强普法实效。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执法、普法紧密结合,在执法过程中精准普法,减少执法中的冲突和对立,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围绕财政领域热点难点,积极邀请专家进行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加大对重要财经法规的宣传力度,将普法融于财政工作的方方面面。

 

                         2024年3月1日

终审:卢少范(财政局)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