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淅川文明网>公民道德建设>详细内容

【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中国经济网关注金河镇乡风文明建设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08 11:14:49 浏览次数: 【字体:

河南淅川:绘就乡风文明新画卷


“村里给我们过生日,大家欢聚一堂,真高兴啊!”日前,在河南省淅川县金河镇东升村,20多位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围坐在一起,尝农家菜、唱生日歌、吃长寿面,一派热闹温馨的动人场景。这场温馨的集体生日会,正是金河镇开展以一碗长寿面、一顿百家宴、一台大联欢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文明实践活动的缩影。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村委主导、群众主体、多方参与,全镇26个村全面开展,以移风易俗‘小切口’助推乡风建设‘大文明’。”金河镇主要负责同志介绍。

一碗长寿面,传承孝善文化。为解决留守老人缺少亲情关爱问题,提升其存在感和幸福感,金河镇引导各村全面开展“一碗长寿面”活动。按照“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提前摸排村里老人生日集中月份,策划为老人过集体生日,并邀请表演花球舞、曲艺、歌曲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节目。通过看节目、比才艺、做游戏、吃“长寿面”,向老人们送去美好祝福。

“通过摸排,我们选定七十岁以上老人生日比较集中的时间,策划集体生日宴。”金江社区党支部书记徐海波说,在现场,还同步开展文艺节目、免费体检、免费理发、健康知识宣传等,丰富活动内容;在王万岭村,本村在外的理发师、摄影师纷纷回村提供免费服务;金湾、蒿坪、元山、黄冈等村的在外成功人士,听说村里要举办“一碗长寿面”活动,纷纷捐款捐物献爱心、送孝心,有的个人捐款达到3000多元,有的给老人们送衣服、送棉被、送围巾……尊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在“一碗长寿面”中得到传承和弘扬。

一顿百家宴,拉近邻里感情。利用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佳节,金河镇引导各村把群众聚到村部,由村里提供场地,大家自带食材,分工合作、互帮互助,做“一顿百家宴”,邀请老干部、老党员、退休教师、群众代表等上台发言,为村里发展建言献策,实现了以小见大强化家庭纽带,共建共享增进邻里情谊,群谋群策形成群体共识,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现象愈发常见,参与村级事务积极性空前高涨,为乡风文明奠定坚实基础。

2024年中秋前夕,东升村党支部书记李汉强发出“一顿百家宴”倡议,村民们积极响应,远在广州、浙江务工的6位村民第一时间捐款,在县城工作的13位村民向村里捐赠月饼、水果、蔬菜、肉类等物品,还有20多名在家的村民拿来萝卜、白菜、香油等。活动当天,百家做美食、百家共进餐,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全部化身为“店小二”,端菜、送茶、接送老人,村里没花一分钱,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最后余下来的米面油,还送给了村里的3户监测户,赢得村民一致好评。

一场大联欢,凝聚村庄合力。为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村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金河镇引导各村广泛开展文化联欢活动。金河、金汇、金桥等村的“村晚”“村民才艺展演”,蒿坪村的“乡愁文化节”、火煤村的“驻马山民间文艺汇演”等各具特色,让沉寂的村文化广场动起来,让村庄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袁家村连续三年举办“桃花节”,今年更是吸引县文化旅游部门在村里举办“花漾淅川要您来”赏花活动开幕式,省航空业协会的“龙飞呈祥”无人机表演、花田音乐会、花田旗袍秀、花田集市等,热热闹闹地把袁家村推向了央视新闻。为期两天的桃花节,不仅吸引了4万多名游客到袁家村踏青赏桃花,还直接拉动群众增收30多万元。

通过“三个一”文明实践活动,金河镇探索文明实践模式,开创乡风文明新路径,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机融合,起到了增进感情、凝聚人心、团结干群的积极作用,为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金河镇“三个一”活动的开展,正是淅川县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缩影。近年来,淅川县深挖传承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积极营造民风淳、村风清、家风正的良好社会氛围,弘扬文明新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李金杭)

                                                                 (责任编辑:秦宇雯)


来源:中国经济网

终审:饶静静(文明办)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