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殡葬领域】殡葬领域腐败乱象频发,多地纪委监委重拳出击!
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自2024年初以来,安徽、广东、吉林、江西、四川、辽宁、江苏、云南等多个省份的地市纪委监委,纷纷发布涉殡仪馆、殡葬管理所相关人员被调查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
2024年10月22日,北京召开了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会议明确指出,殡葬是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的民生大事,整治殡葬领域的腐败乱象,是巩固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的迫切需求。各地区和相关部门务必予以高度重视,各司其职,集中力量查处一批腐败案件,严厉打击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持之以恒纠正歪风邪气,树立清风正气。
基本情况:
曹剑,男,1973年11月出生,汉族,大学文化,江苏如皋人。1992年12月,他响应号召应征入伍,怀揣着梦想走进了军营。在部队期间,他表现积极,刻苦训练,因表现出色被提拔为班长,并授予中士军衔。然而,退伍后他被安置在如皋市殡仪馆工作,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倍感失落。
起初,曹剑在殡仪馆担任火化工,觉得这份工作“成天跟死人打交道,没人看得起”。但转念一想,自己也没有一技之长,殡仪馆好歹是事业单位,能有个稳定的饭碗。不久,他便发现了“赚钱”的机会。一些丧户为了让他在火化服务时能够周到细致,时常送上香烟和红包。这些额外的“收入”让他觉得是对自己工作的补偿,心理上也得到了些许安慰。
曹剑不仅贪恋这些蝇头小利,还渴望政治上的进步。为了谋取更高的职位,他通过党校函授取得了大专、本科文凭,并在工作中吃苦耐劳,处处表现优秀。2002年,年仅29岁的他便被提拔为市殡仪馆副馆长。职位的升迁让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工作也更有干劲了。
然而,随着职位的不断提升,曹剑手中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他开始变得浮躁起来,从当初的风光无限到内心的失落失衡。思想上的滑坡必然导致行为上的失范。在担任市殡仪馆党支部书记、馆长期间,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敛财。他伙同馆内员工截留运尸费用不入账,套取财政资金;与火化设备供应商勾结,在设备采购和维修过程中收受贿赂;甚至在新冠疫情期间,与上海“黑中介”勾结,偷偷将遗体从上海运到如皋火化,从中捞取“好处费”。
曹剑的贪念一旦滋生便一发不可收拾。他如同一只钻进了油坛的硕鼠,逐渐迷失了自我。他自认为手段隐蔽无人知晓,却忘记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道理。最终,他因受贿、贪污被开除党籍、公职,并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
在留置室里,曹剑后悔不已。他错误地把殡葬服务异化为敛财的筹码,置群众利益于不顾。他的贪婪和侥幸心理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不仅毁掉了自己的前途和家庭幸福,也给社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曹剑在忏悔书中写到,自己铸成大错的根源是忽略党纪国法,忽视提高党性修养,思想堕落,贪图享受,面对利益与金钱诱惑,一次次伸出了贪婪的手。他悔恨没有听母亲的叮嘱“我们家不缺钱,你自己好好工作就行”,自己的贪婪和侥幸,把自己送进铁窗,给家庭带来了灾难,深感“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妻女,甚至都不敢想女儿”。 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市纪委监委对民政系统进行政治喊话。与此同时,全市殡仪服务领域开展自查自纠,15人主动说清问题。围绕殡葬领域经营管理混乱、服务收费不规范等“出血点”,市监委向市民政局下发监察建议,督促其以案促改、以案促建。市民政局党组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建立完善《如皋市殡葬行业单位管理办法(试行)》等六项制度,一体推进殡葬领域“三不腐”。 基层“微腐败”,侵害的是群众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曹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将手中权力作为牟利工具,漠视法纪,心存侥幸,贪图私利,最终换来纪法严惩。每一名公职人员应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心,心存敬畏、行有尺戒,坚守遵纪守法底线。各单位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反腐无禁区,坚决打赢正风肃纪反腐攻坚战持久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