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陈规陋习 倡树文明新风】系列评论 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
移风易俗,转变观念是根本。推动移风易俗,转变观念是根本之策,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移风易俗表面上改变的是行为习惯,实质上改变的是价值观念。要深入研究当前婚丧陋习、孝道式微等问题的形成原因,追根溯源、循因施策,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地方政府要组织开展移风易俗的宣传、培训,引导农民群众摒弃陋习、废除恶俗,培育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树立文明新风。
移风易俗,村规民约是基础。风俗习惯不会自己与时俱进,需要制度和机制来加以引导和推动。移风易俗的建设主体是群众,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要以问题为导向制订完善村规民约,加强社会治理。制订村规民约要广泛集纳村民的意见,得到村民的广泛认可,增强群众基础。要由德高望重的村民群众执行村规民约,把村规民约的威严逐渐立起来,让村风为之焕然一新。
移风易俗,党员干部是关键。要以党风政风引领农村新风,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责任,充分发挥好农村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农村党员干部要旗帜鲜明地摒弃陈规陋习,真正成为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引领者、宣传者。党员干部要主动引导好子女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及时劝阻、制止各种陈规陋习,带头宣传倡导移风易俗。只要广大党员干部带好头,好风气就会在广大农村地区蔚然成风。
终审:饶静静(文明办)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