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淅川文明网>公民道德建设>详细内容

【抵制陈规陋习 倡树文明新风】系列评论 移风易俗,引领婚嫁文明新风尚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07 15:55:45 浏览次数: 【字体:

又在年时,再看婚俗,可知文明。与往年的婚俗相比,今年见诸报端的婚俗着实文明不少,从彩礼到婚俗,从婚仪到婚宴,都更加“彩而不奢”“俭而不普”。实际上,婚礼是人生大事,婚俗是人之常情,追求精彩、注重仪式并不为过,但如何让婚礼更有内涵、让婚俗更有品位,既尊重当代文明,有继承优良传统,着实是有些讲究和策略的。

喜事新办,让婚俗更有创意。婚姻是人生大事,必然讲求喜庆欢乐、隆重热闹,以特殊仪式、场景办一场有创意、有特点的婚礼婚俗,是很多年轻人的追求,而其关键就在于创意创新。在南昌市青云谱区,婚姻登记大厅里设有婚俗博物馆、传统中式颁证厅以及海岛风情室外西式颁证厅,中西结合的场景和仪式为新婚夫妇“拉满”婚姻登记仪式感,不少新人甚至跨区办理婚姻登记。而在江西省移风易俗试点县的景德镇市浮梁县,婚俗之中“婚事从新”就有“栽种一棵同心树,捐赠一笔希望款,恪守一份纯真情”的倡导和做法,不少年轻人都认可并参与其中。从婚俗仪式到婚俗做法,喜事新办更多的是讲究创意,让婚俗仪式更有隆重感,更有喜庆感,更有创意感,才有更大的“市场”认可度和满意度。

传承发扬,让婚俗更有内涵。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国传统婚俗千差万别,这既是中国地域文化的差别,也是各地历史积淀的差异。在当代婚俗中,尊重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能让婚俗婚礼更有内涵和品位。在赣北地区,不少地方的婚俗依然沿用“跨马鞍”“拜天地”“挑盖头”“结发礼”“合卺礼”等婚俗,既隆重又传统,特别是在集体婚礼的加持下,传统婚俗更是被搬上公共平台,大放异彩。而在赣南地区的革命老区,婚礼婚俗就有纪念革命先辈、熏染红色文化的特色和内涵,这也是中国红色革命文化留给赣鄱大地的特殊情结,饮水思源、传古扬今的婚俗显得更有内涵和深意。

群众参与,让婚俗更接地气。婚俗讲求热闹,因此就有“闹婚”之说,但与以往相比,近年来的“闹婚”明显就更加文明、更加温和,也更加有品位。由“婚闹”到“闹婚”的回归,实际上是民众对“恶俗”的集体抵制和反思,也是近年来主流媒体的宣传倡导之功,才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近些年,各地通过文艺演出、送戏下乡、电视节目等形式和载体“接地气”,深入群众并把优良婚俗观念做法传导到老百姓的思想意识之中,才让移风易俗在群众心里“扎了根”“起了效”。好的婚俗需要创意,好的婚俗更需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让新时代的婚俗既充满仪式感,又喜庆温馨,既饱含传统中华文化的自信,又充分展现新时代文明的风尚。

终审:饶静静(文明办)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