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陈规陋习 倡树文明新风】别让“高额彩礼”挡住青年人的幸福!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向社会公布,并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规定》针对借婚姻索取财物、结婚后“闪离”等情形彩礼纠纷如何处理,婚约双方的父母能否作为诉讼当事人等情形加以明确,受到社会关注。
什么是“彩礼”?
彩礼如何算?多少金额算“高额”?
彩礼主要是按男方给付的彩礼减去女方返还的所有嫁妆来测算。
举个例子:小赵与小丽两家定亲,小赵家结合家庭实际拿出10万元作为礼金,小丽父母期望孩子婚后能够幸福生活,从礼金中拿出8万元给小丽作为陪嫁嫁妆及宴请亲朋的必要餐费,如此,小赵家实际给付的彩礼为2万元。
彩礼数额是否过高,应当综合考虑彩礼给付方所在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给付方家庭经济情况以及当地习俗等因素。
遭遇借彩礼索取财物怎么办?
司法解释明确指出,一方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另一方要求返还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离婚了,彩礼还不还?
对于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并共同生活,离婚时一方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以支持。但是,在“闪婚”“闪离”的情况下,法院会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合考虑彩礼数额、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
“分手”时还未登记结婚,彩礼怎么办?
这种情况下,原则上彩礼应当予以返还,但亦不应当忽略共同生活的“夫妻之实”。应当根据相关实际情况和事实,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
让彩礼回归“礼”性
抵制高额彩礼,归根结底,还是要从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上“破冰”,要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婚姻观上解决问题。
终审:饶静静(文明办)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