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淅川文明网>公民道德建设>详细内容

【抵制陈规陋习 倡树文明新风】系列评论 移风易俗,刻不容缓!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9-20 09:53:24 浏览次数: 【字体:

子女升学或入伍,老人做寿,乔迁购车,送了红包赴盛宴,似乎成了当今社会必须的社交礼仪;豪华婚礼、风光大葬、奢华祭祀,几乎成了“有面子”的标配,殊不知,这种大操大办、攀比浪费之风,正在侵蚀社会文明、毒害社会风气、挤兑群众的“家底子”!推进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风俗之变,根本上是思想之变、文化之变、经济之变。忘了那段“饿肚子”的经历,丢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传统,全民步入小康的生活现状,少数人的拜金主义、炫富思想、封建迷信意识挥之不去,这些因素导致旧风恶俗回潮,大有“席卷千家万户”之势。当此之时,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向一切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陈规陋习坚决说“不”,倡树新风俗,再使民风淳!

也许有人认为:我家出钱出力,大操大办婚礼,关你何事?道理似乎说得通,当事实上,你在无谓地消耗社会公有资源,给周围人树立一个“坏样子”,违背了公序良俗乃至社会公德。

观念上的“破冰”,才会有行动上的“突围”。推进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人们心中的美好生活,应该包括家庭和睦、邻里亲善、人际交往亲清、社会文明安宁,没有繁文缛节,没有物欲横流,没有世俗劳心,有的只是简单简约,不给自己找麻烦,少给他人添累赘。理性消费、节俭持家、轻松社交,少些“人情债”,远离“攀比风”,“创家业”才有本钱,“应急难”才有底气。

推进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也是优化社会治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一环。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让农民富足、生活富裕是振兴乡村的目标之一,更重要的是群众精神上的富足,才是更长久、更深远、更可持续的“振兴”。当下,人情名目多,攀比风气盛,操办红白礼事的从业人员乱,这些乱象,若放任自流,势必危及一方平安,阻碍乡村振兴。

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任重道远!让我们从我做起,人人笃行,人人坚持,共建共享淳朴民风、优良社风!

终审:饶静静(文明办)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